《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1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这里的“地球运动”指的是地球运动是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包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及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即昼夜更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地球形状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季节更替等几个基本方面。
“分析”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隐含识图、读图、用图和建立空间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
二、教情学情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本节开始将眼光由宇宙转移到地球,首先研究地球的运动。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特点与意义,就能懂得身边很多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为理解大气运动,水循环等其他地理要素知识奠定基础。教材把地球自转与公转放在一起,图文结合,概括性的介绍了两种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特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很多现象都非常熟悉。
学习了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基础知识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知识储备。
本节内容相对抽象、逻辑性强,且要求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学生已具备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迁移的水平有限。
三、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情况,确立如下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绘图、说图活动中,发展自身读图、析图、图文转换以及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的能力;在观察、演示、操作活动中,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借助生活案例,养成发现生活、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以及合作探究、科学严谨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速度。
四、教法学法选择
根据目标要求,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择如下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驱动探究式教学法、互动生成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地球仪、三球仪演示、多媒体演示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图表学习法、直观体验学习、发现探究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疑激趣,情境导入
【导入】生活与地理:前不久,有一个天文奇观——“天狗食月”。“天狗食月”是怎么回事?(“天狗”为虚,“天理”——天体运动,是实。)
设计意图:利用最近的天文现象,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有趣情景,自然导入。
(二)认知驱动,自主建构
【说一说】描述地球运动。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促进已有知识的再现和重组,进而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生发出新的知识,促进知识自主建构,促进认知迁移。
(三)活动体验,思维提升
【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视频。
【教具演示】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后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特点。
明确:方向
(1)自西向东
(2)逆时针——北极看
(3)顺时针——南极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在直观感受中学习。
【练习】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活动】一人充当极点,另一到两人按距极点不同距离站在同一直线上绕“极点”转动,体会不同纬度地点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速度差异。观察回答:经过相同时间,几人转过的角度相同吗?转过的.弧长相同吗?不同纬度上,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一致吗?分别是多少?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明确:自转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赤道处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3)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调动积极性,培养兴趣,加深印象,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诗词与地理:毛泽东有诗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伟人高歌,众人传诵。有人说诗中有地理,你以为如何?又有人说“坐地一日不一定能行八万里”,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从欣赏熟悉的诗词,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以致用、加深印象。
【多媒体展示】恒星日与太阳日动画和讲解图片。问:我们通常说的一日24小时就是地球自转周期吗?地球自转360°用了多长时间?称为什么周期?一个太阳日地球转了多少度?又称为什么周期?请比较恒星日和太阳日。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观察,理解自转周期。
【小结】地球自转(方向、周期、速度)。
【过渡】地球公转又是怎么一回事?
【活动】表演地球公转:一人站在中间充当太阳,另一人手持地球仪问绕其转动。其他同学观察。
【多媒体展示】公转视频动画。问:刚才表演与视频中有什么不同?表演有问题吗?(地轴空间指向、公转方向、速度等)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调动积极性,培养兴趣,加深印象,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多媒体展示】公转轨道示意图。问:轨道什么形状?什么公转方向?在哪里日地最近?最远?分别是什么时候?速度怎么变化?最近一个月来,地球公转在轨道什么位置速度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析图说图,培养从地理图示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病利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问题具有启发性,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知识的建构生成。
【阅读】了解地球的公转周期。问:什么是恒星年?什么是回归年?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获得新知。问题启发,设置悬念,为下节课做准备。
(四)新知应用,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探究: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铅球从35米高的楼顶竖直下落,测量发现,相对于垂直落点,铅球实际落点偏移了11.5毫米。你认为,铅球落点是向什么方向偏移了?(图示)
1.楼顶线速度比地面()。
2.由于惯性,铅球下落保持原来的线速度,落点应在垂直落点的“前面”,即()。
3.此实验,在广州做比在北京做,铅球偏移距离更()若在南半球做实验,铅球落点向()偏。
总结竖直下落物体落点偏移规律:竖直下落物体会向()偏移,偏移距离从()向()增加。
设计意图: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发展多元智能;有利于激发创造潜力;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五)图文转换,深化总结
【多媒体展示】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比较表。请填表总结。
设计意图:图表总结,不住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加深记忆。
(六)布置作业,开放创新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1、有关甲地(150°E,40°S),乙地(150°W,30°N)
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不相等B.两地的自转线速度相等
C.甲地的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D.甲地的自转线度度小于乙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一月初,日地距离最大B、每年一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C、每年七月初,日地距离最小D、每年七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3、地球自转360度,所需时间是()
A、一个太阳日B、24小时C、23时56分4秒D、23时48分46秒
4、地球公转360度,所需时间是()
A、一个回归年B、356日C、366日D、365天6时9分10秒
作业:
1.我国正在建设海南文昌航天基地,建成后将一统我国卫星发射。与已有的发射基地相比,文昌有什么优势?
2.地表同纬度的地方,线速度一定相等吗?若绘制地表等自转线速度图,在青藏高原应该向南还是向北弯曲?
3.自制地球仪、公转演示模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加深记忆。实践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
六、几点设计说明
(一)时间分配
1.设疑激趣,情境导入:1分钟
2.认知驱动,自主建构:2分钟
3.活动体验,思维提升:22分钟
4.新知应用,合作探究:12分钟
5.图文转换,深化总结:2分钟
6.布置作业,开放创新:1分钟
(二)设计特色
自主建构、互动生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
强调“生活化地理课堂”“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注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发现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方式的培养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2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地球的自转》。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征,地球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在地球与空间科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上学期地球的性状,大小等知识的承接,又是对后一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的铺垫。教材充分运用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和模拟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构建具体而有序的空间想象。
二、学习者分析
本堂课的学习对象是初一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和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已经了解有关地球运动的常识,但其建立的空间概念还处于朦胧想象的阶段。在能力与技能方面,学生还不具备建立两个参照系的空间思维能力,但通过说明和演示生活实际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具体模型,学生能够建立清晰而抽象的地球空间概念,从而掌握教学的重难点。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为“昼夜交替现象和地球自转之间的联系”,本节课的难点设定为“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的推断以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解释”。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②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
③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获取地球自转特征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模型法,类比法,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
②在解释昼夜现象原因时,通过提问,假设等,发展学生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现象与地球运动相关,形成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STSE
将昼夜交替周期与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联系起来,从而关爱,了解,保护地球
五、教学策略
为实现以上四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演示模型,类比现象,动画模拟,对话互动,问题假设的教学策略。利用地球仪模型演示,结合类比法,建立昼夜交替现象和地球自转的联系。采用动画模拟地球自转,交流讨论北逆南顺的现象,进一步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不同地区昼夜差别的问题,运用假设法阐释昼夜交替的原因。
六、教学准备
地球仪,太阳平行光线板,橡皮泥,火柴,多媒体,板书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基于建构主义的情境教学理论,引用毛主席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提出“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这个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后,教师再作出解释,导入“地球的自转”的概念。
2、探究实验,演示模型
首先提出问题“地球自转的方向有哪几种”,学生思考建立假设,建立地球自转的方向可能是自西向东,也可能是自东向西的两个假设。其次对前一个假设进行模型演示,利用地球仪,借助太阳平行光线板和十字方向标,转动地球仪开始演示,通过A,B,C三点太阳的位置的转换,说明太阳运动方向为东升西落。最后,假定太阳不动,得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论。同样道理,对后一个假设进行实验,但会得到太阳西升东落与事实相悖的谬论,进而推翻这个假设,明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假定太阳不动这一点,将生活中熟悉的车与窗外风景的相对运动进行类比,进一步理解太阳与地球的相对运动。
3、动画模拟,叙述讲解
一方面,通过地球自转的flash动画模拟总结地球自转的方向及产生的现象,通过昼夜交替现象的常识,说明地球自转的周期。另一方面,让学生举起右手,用右手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模拟北极的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模拟地球旋转的方向,加深学生的印象。
4、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用flash动画的形式呈现在两极观察地球自转的情形,进行观察讨论,对比两极不同方向转动的现象,形成“北半球逆时针转动,南半球顺时针转动”的知识点。同样,以图片呈现北半球台风逆时针,南半球旋风顺时针的现象,使学生体会地球的自转效应。
5、提出问题,进行假设
通过08年奥运会开幕时间在中美两国的比较,提出“为什么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出现昼夜之分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地球是透明的”的假设,引发学生思考产生的后果,教师指出会产生“只有白天,没有黑夜”的后果,正确认识昼夜现象的原因。再进行第二个假设“地球不自转”,引导产生“一边永远是白天,一边永远是黑夜”的后果,从而准确认识昼夜交替的原因。在理解昼夜交替成因之后,讲解昼夜交替周期与生命形成和发展的联系。最后,用图片展示晨昏线,呈现晨昏线的含义,进行晨线和昏线的区分。
6、课堂反馈,评价反思
设计地球自转档案,主要讲述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球昼夜现象和昼
夜交替现象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性评价。与此同时,由学生学以致用,解释时差现象等,教师在反馈中渗透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动态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7、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①基础练习:
1、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地球自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3、当人站在北极上空看时,地球作_______方向旋转。
当人站在南极上空看时,地球作_______方向旋转。
4、晨昏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和_______组成的。
②变式练习:
根据右图回答:图中的A.B.C.D四地,处在晨昏线上的是,处在深夜的是,处在中午的是。
③发展练习:
1、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没有好处?为什么?
2、在地球仪找一找,哪个国家位于我国的背面?现在我们正在教室里学习,那个国家中的大多数人正在干什么?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除了昼夜交替以外,还有天体的东升西落、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等。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这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3、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联系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有关的证据。
2、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理解相对运动,根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
2、培养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这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2、难点:世界时区图的认识。
【学习准备】
小组准备:自制教学模型、小纸人、北京和乌鲁木齐纸牌、记录单。
教师准备:大地球仪一个、小地球仪、课件、台灯一个、圆规、三角板。
【学习过程】
课前发给每组一个地球仪,自由看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刚才同学们都玩了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版的地球,胡老师也把地球缩小画在了黑板上,画阳光和分界线,当阳光照在地球上的时候,地球对着太阳的这一面是什么?预设:白天。
2、教师补充:白天我们可以称为昼,板书:昼。继续提问:那背着太阳的这一边是什么?预设:黑夜。教师补充:黑夜我们也可以称为夜,板书:夜。
3、教师表述:在白天和黑夜之间有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出示地球仪和台灯,在地球仪上看,打开台灯,当太阳照在地球上,对着太阳的一边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边是黑夜(学生一起说)。教师指着地球仪,从黑夜到白天过渡的这个时间叫做黎明什么?预设:黎明。板书:黎明。
4、引导:在我们中国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城市,一个是首都北京,我在地球仪上用红色五角星做了标记,另一个是____的乌鲁木齐,我用蓝色五角星做了标记,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和这两个城市。提问:这两个城市,北京在乌鲁木齐的哪边?预设:东边,课件出示:东。继续提问:那乌鲁木齐在北京的哪边呢?预设:西边。课件出示:西。质疑:那北京和乌鲁木齐谁会先迎来黎明呢?大家想一想,板书:谁先迎来。
二、模拟实验
1、谈话:北京和乌鲁木齐谁会先迎来黎明呢?请学生回答。预设:北京。板书:北京。
2、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你判断北京先迎来黎明有什么依据?预设:
①北京在东面,先看到太阳。
②太阳东升西落,北京在乌鲁木齐东面就先迎来黎明。
③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转。
3、继续追问:这是你的观点,谁有不同的想法?请另一名学生回答。预设:乌鲁木齐。板书:乌鲁木齐。
4、追问:你的依据又是什么?学生说理由。
5、引导:北京和乌鲁木齐究竟谁会先迎来黎明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两张照片。课件出示相同时间北京的和乌鲁木齐的景色照片。
6、提问:从这两张照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北京先迎来黎明。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是北京先迎来黎明?预设:同样是早上7点,乌鲁木齐的天还很黑。
7、质疑引导:从照片上看很有可能是北京先迎来黎明,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你们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呢?预设:模拟实验。追问:怎么模拟呢?学生回答。
8、课件出示模拟方法:
①每组一人
②围成圆圈
③角色模拟
④转动起来
⑤观察现象
学生围成圆圈,教师给学生挂上地名,确定东西方向和太阳位置,然后开始实验。
自西向东转两圈,自东向西转两圈。
9、交流反馈,提问:地球怎么转,北京先迎来黎明?预设:自西向东转。追问:那地球怎么转,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预设:自东向西。
10、谈话: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北京有可能先迎来黎明,乌鲁木齐也有可能先迎来黎明。在这个模拟实验中,一些同学把自己模拟成了地球,没有真正观察到地球的转动和这两个城市谁先迎来黎明的情况,如果我们能站在地球上去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那是否能观察的更清楚呢,你们想站到地球上去观察吗?预设:想。
11、课件出示小人,谈话:我把你们都变成了这么小的小人,课件出示贴,你们把自己贴在地球仪上相应的位置,北京与红五角星对齐,乌鲁木齐与蓝五角星对齐,课件出示开,贴好后打开手电,把它当成太阳,课件出示转,然后转动地球仪,指导示范如何转动地球仪,明确左西右东,课件出示看,看一看地球怎样转动,北京先迎来黎明?怎样转动,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学生模拟实验,教师指导。
12、反馈交流: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上台展示)预设:地球自西向东转,北京先迎来黎明。板书:画上地球,弄清东西方向画上箭头,写上自西向东。追问:那地球怎么转,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预设:自东向西。板书:画上地球,画上箭头,写上自东向西。
三、地球怎么转
1、谈话:大家做的`实验是不是跟他们一样?通过实验我们再次发现,北京和乌鲁木齐都有可能先迎来黎明,课件再次出示相同时间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照片,从刚才的照片来看,事实上可能是谁先迎来黎明?预设:北京。
2、如果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你认为是什么因素造成的?预设:地球自转方向。
3、质疑:你认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预设:自西向东。追问:你有什么依据?预设: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转动。
4、继续质疑:谁有不同意见?如果没有,教师则追问:大家都认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你们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学生可能想不出。
5、引导: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课件播放视频,看完视频后提问:视频中的汽车是怎样运动的?预设:向前。追问:那旁边的景物呢?预设:后退。副板书:汽车前进,景物后退。
6、谈话: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课件播放看视频2,看完视频后提问:视频中的木马是怎样运动的?预设:自西向东或顺时针。追问:那旁边的景物呢?预设:自东向西或逆时针。副板书:木马顺时针转,景物逆时针转。
7、引导:天气晴的时候,我们站在地球上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预设:自西向东。板书: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转。
8、引导小结:我们把生活中这样的一些运动称为相对运动。板书:相对运动。提问:现在你认为乌鲁木齐有可能先迎来黎明吗?预设:没有。追问:你的依据是什么?预设: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教师指着板书小结:如果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地球必须自东向西转。
①,而事实上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想要先迎来黎明,地球只能自西向东转。
②,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一定是地球自西向东运动造成的。
③,这么多证据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自西向东前板书。
四、认识时区图
1、谈话:事实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那北京比乌鲁木齐提早多少小时先迎来黎明呢?我们让世界时区图来帮助我们寻找答案。
2、谈话:我们将整个地球以经线为标准展开,就是一张世界时区图,课件播放展开过程。板书:世界时区图。
3、质疑:这张世界时区图能帮助我们学到什么信息呢?请各小组拿出学习单学习世界时区图的相关知识,完成学习单上任务,并思考交流相关的疑问。
学生学习世界时区图,教师指导思考题。
4、反馈交流: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请学生上台汇报,汇报第一题时板书:24个。任务一完成后,询问其他学生:你们的结果都跟他一样吗?
5、交流思考题:
①北京和伦敦谁先迎来黎明?预设:北京。追问:你有什么依据?预设:北京在东面,东八区,伦敦在0时区。
②北京和东京谁先迎来黎明?预设:东京。追问,你的依据又是什么?预设:东京在北京东面,东十区,北京在东八区。
③为什么越是东面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预设: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6、小结: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原因,越是东面的时区就要比西面早一些迎来黎明。在课题下面板书:东早西迟。
五、课堂总结
谈话:同学们,原来谁先迎来黎明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决定的。这个单元我们都在研究地球的运动,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来整理一下,课件出示表格。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周期为一天。
2、探究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强化培养学生“区别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重证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探究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教学时我们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他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入手,谈话引入: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同时白天与黑夜也不断地交替出现,对这种现象你有过什么问题吗?让学生讲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进而引出下面的猜想主题,使得“猜想与假设”成为学生的主动欲望。
2、猜想与假设:“猜一猜,昼夜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这是对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教学时,我们要给学生创设宽松的猜想空间,留充足的时间,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猜想与假设的活动。特别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想,这样能够训练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合理的'能力和意识,防止他们的思维走偏。教材中卡通对话的场景和插图,是对学生的猜想与假设活动进行一些引导,同时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教学时决不是学生读书了事。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办法去搜集事实与证据对所做的猜想与假设进行验证。本教学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体验活动。这一层次有以下三个教学目的:其一是强化学生猜想与假设的探究能力,强化二级目标的培养;其二帮助学生形成猜想需要验证的思想认识;其三通过这一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象而生动地理解地球自转的自然现象。
第二层次是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实验结论一定在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争论、去概括,教师不要把实验后面的一段话当成实验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让学生照本宣科。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周期为一天。
2、探究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强化培养学生“区别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重证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探究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教学时我们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他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入手,谈话引入: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同时白天与黑夜也不断地交替出现,对这种现象你有过什么问题吗?让学生讲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进而引出下面的猜想主题,使得“猜想与假设”成为学生的主动欲望。
2、猜想与假设:“猜一猜,昼夜现象是怎样形成的?”这是对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教学时,我们要给学生创设宽松的猜想空间,留充足的时间,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猜想与假设的活动。特别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想,这样能够训练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合理的能力和意识,防止他们的思维走偏。教材中卡通对话的场景和插图,是对学生的猜想与假设活动进行一些引导,同时增强教材的可读性,教学时决不是学生读书了事。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办法去搜集事实与证据对所做的猜想与假设进行验证。本教学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体验活动。这一层次有以下三个教学目的.:其一是强化学生猜想与假设的探究能力,强化二级目标的培养;其二帮助学生形成猜想需要验证的思想认识;其三通过这一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象而生动地理解地球自转的自然现象。
第二层次是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实验结论一定在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争论、去概括,教师不要把实验后面的一段话当成实验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让学生照本宣科。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6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昼夜变化》单元的起始课。昼夜现象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从熟悉的昼夜现象开始研究地球运动以及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通过猜想、假设、模拟实验等手段,使学生理解昼夜现象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尝试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解释,并且进行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教学难点: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教学准备:
小地球仪(或乒乓球)、手电筒、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播放课件,由描写日出和日落的诗句和昼夜变化的图片引出昼夜现象。
2.提问:日出和日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每天,我们都能看到白天和黑夜交替的出现。同学们,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吗?昼夜现象又为什么会交替着出现呢?(板书:昼夜变化?)
二、通过实验探究提出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或解释
1、教师演示实验:
(1)如果让地球仪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2.小组通过模拟实验提出假设或解释:
学生分组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④地球自转。
3、讨论:上述四种情况都可以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我们观察的昼夜现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用模拟实验来证明。
三、实验探究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1、分别对这四种情况进行检验
师生讨论: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不自转;④地球自转;这三种情况与我们知道的事实相悖;所以只有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是正确的。(板书:与地球自转有关)
2、探索地球如何进行自转:自西向东
提问:我们知道了昼夜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但是我们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吗?
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呢?(出示图片)
学生:北京
教师:事实的确是北京先迎来黎明。如果要保证北京先迎来黎明,我们做实验观察一下,看看地球必须怎样转到才能做到?
3.学生分组实验
通过实验得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板书: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四、课后小结: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并且了解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相关昼夜变化的知识,同学们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看看与昼夜有关的还有哪些知识?把你们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初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知识。但其中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及时差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高考试题中涉及此基础知识的比例也很大,这些问题都需要从这里得到解决,所以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直观性,帮助学生彻底解决此基础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特点。
2.利用灯泡或手电当太阳,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各地时差,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课程标准要求】
●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学用具】
师:地球仪、三球仪、灯泡、简单的课件,时区分布表格(课前发给学生);生:彩色不干胶条、手电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观察总结,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合格地球人的考查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
2.小时侯你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
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吗?
4.你知道地球的自转对地球人有何影响吗?
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并引入两个专题(怎么转和影响)的教学。
1.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2.是天动还是地动,这还是个问题呢,可以激发学生讲科学家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努力。
3.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第一步:请3个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第二步: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员负责指正,要求人人会演示。
第三步:在地球仪上贴一彩色不干胶条,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出结论。
总结:地球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屏幕给出三幅地图:A.面向赤道;B.面向北极;C.面向南极,要求学生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化演示为图示,增强实战能力)并告诉学生:记住极地地球自转方向将是以后解决以极地为中心的习题的关键!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一天,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二:利用手电或灯泡,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如何?
第二步:拨动地球仪,看某地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贴上不同颜色不干胶条:如北京、开罗、纽约等,看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说明:这里强调几个时间点:日出(晨)、中午、黄昏、子夜。
学生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现象。
3.不同的地点经历的时间不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处在不同的晨、午、昏、夜等时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
教师补充演示:利用书上问和图进行解说。
练一练:给昼夜平面图,让学生判断不同地点的时间,实现从立体地球仪向平面地图转化。
老师总结: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强调不是昼夜),各地时间存在差异。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补充下列内容)
小知识:古时人们判断时间,是以太阳升到最高也就是正午时为12点,各地太阳最高时刻不同,所以正午时间不同,所以各地时间就不同,存在时间的差异,人们为了相互交流,人为规定了24个时间,经度每15度为一个时间,叫区时,使用这个时间的15经度范围内的地方叫时区,绘制成地图就叫时区表,要想知道某地现在是什么时间,不需要记忆,只需要使用时区表,如图就可以查出。(下图置于大屏幕上,学生使用简图)
活动三:《教你小技巧》:利用简易时区划分图判断各地时间
工具:时区划分图(教师提供)
第一步:将该表格的时间部分和空间部分撕
开(如上图已撕开的时间表)并在时间表上把每个小时的时间都注出。
第二步:求解:明确已知时区和时间,求已知时区的未知时间。
将已知时间和该地所在时区(空间)重合在一起,所求时区的时间就能够从“时间”图上得出来。如图:当北京时间为18点时,纽约时间是当日5点,开罗时间是12点……利用时区与时间的有机组合,你可以很方便地读出图上任意城市的区时(屏幕上老师用课件演示)。
第三步:学生练习,老师先随便出题,给学生练习的机会;根据时事出题,比如德国世界杯比赛时间与北京时间的换算,20**北京奥运会与世界各地小朋友观看时间的换算等等。
整节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最有收获的是?(由学生来总结,往往比老师总结更有效)
课外作业布置
手工制作作业:制作时区盘(给学生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选做)
1)材料:剪刀、彩笔、直尺、硬纸板两张、胶水、子母扣、大头针、钢笔
2)步骤:
(一)将图甲和图乙贴在硬纸板上,用剪刀将图甲按图的范围剪出圆盘(将时钟剪去)。两图中心用大头针穿孔,用子母扣别好,使图甲可以自由转动;
(二)给图甲按陆地、海洋分别着色,将城市用红笔使其突出显示;
(三)在乙图底板的垂直于12点处绘出平行太阳光线,并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四)在日界线处外接一小块硬纸条,延长日界线,在日界线两侧标出今(明)天和明(今)天字样。同样,在底板的24点处延长界线,在两侧标出今(明)天和明(今)天字样。
【教学反思和后记】
本节课内容较多,难度也较大,试图通过直观地球仪演示观察和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解决难点,设计思路新颖独特,操作起来容易出现课堂混乱的问题及时间不够的问题,需要提前考虑对策!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8
一、教学内容
选自(浙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第二册。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学生在小学和七年级第一册对静态地球的认识及九大行星绕日运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以及由此体验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的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地球的公转做好准备。是学生对地球原有认识的沿伸(从原来认识的静态的地球——到动态的地球)。
三、学生分析
我校地处衢江区的山区,学生对天文、地理方面知识了解的比较少;初一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也较弱。但学生对天文方面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四、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突出科学探究体现科学本质,注重学生发展。)
本课的设计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动作(活动),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将个体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分为同化、顺应、平衡和自我调节等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故本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对当前知识有效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努力体现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生进入情景。
2、强调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活动。
3、强调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研究。
4、强调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小组合作模拟形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喜悦与乐趣。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特征。
2、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和讨论。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的含义及昼夜交替周期。
3、通过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用具
地球仪、十字方向标、矿烛、火柴、白色的乒乓球十四组,地球自转及昼夜现象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引入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你们对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有多少呢?
生:-------------------------。(学生依靠以前所学所接受的知识进行回答,内容很丰富。)
师:同学们对地球了解的确实不少,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哪个同学是否能帮我解疑?我们常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是太阳绕地球旋转造成的吗?
(常见的先入错误概念与科学的正确概念发生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不对,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地球的自转》。
(二)探究
(1)地球的自转
师:请同学们转动地球仪,看看地球仪有几种转动方向?
生:(通过转动地球仪)有自西向东和自东向西两种。
提出问题:
师:地球究竟是绕地轴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旋转呢?
建立假设:
学生假设:
1、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2、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师:如何来设计实验检验我们的假设呢?
(根据以上的猜测假定太阳不动,用点燃的矿烛代表太阳,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某点贴上十字方向标以判定方位,在十字方向标中间插上一火柴代表观察者。)
师:怎样检验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观察者看到太阳是否是东升西落为标准。)
方案一:猜测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方案二:猜测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师:请各组派一代表汇报探究的结果,进行组间交流。
得出结论:
1、地球是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我们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和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北极上方观察地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师: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呢?让我们坐上航天飞机离开地球到太空中看看吧!
播放地球自转的课件。(通过学生相互间合作与探究得出了符合科学的正确的结论,学生有了成就感。)
(三)、探究(2)昼夜交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师: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一天中有白天和黑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否世界各地都同时是白天和黑夜呢?能否用我们现有的工具来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完善其中一方案:(1、用点燃的矿烛代表太阳,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仪,让“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观察“地球”那部分被“太阳光”照到哪部分没有被照到。各代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2、转动“地球”使它自西向东旋转(即自左向右)转动,观察同一地点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小组中学生代表发言:“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代表白天即(昼);“太阳光”没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表示黑夜即(夜)。转动“地球”使它自西向东旋转(即自左向右)转动,观察同一地点会出现白天与黑夜交替现象。
师:造成昼夜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半就是白昼,而被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这就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地球每转一周,昼夜就更替一次,这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师:昼夜更替一次的'时间是多少?
生:约24小时。
演示:地球上被照亮与没被照亮(即昼与夜)之间有一条分界线——晨昏线(圈)。
师:晨昏线(圈)有几条?
生(讨论):有无数条。
播放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现象课件。(使较抽象较难理解的现象直观化、具体化、可接受化。)
师: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没有好处?为什么?请大家课后思考。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大家的探讨、研究,你们对地球有那些新的认识?
及你得到了些什么?是否有新的问题!
生:小结(通过学生小结使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意义的建构,与原有知识进行顺应。同时产生新的问题激发新的探究动机和目标。)
八、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及兴趣是有效进行探究式教学和这种教学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本设计抓住学生的先入错误概念与科学的正确概念的冲突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动机及学习兴趣。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也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使学生可操作化,效果较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实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按照探究活动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教师确实要改变教育观念,不能做好好先生把学生捧在手心怕他碎了,含在嘴里怕他化了,应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要我们能为他们创设起较好情境、合适的氛围学生的科学素养完全可以在“开放、自主”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后,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昼夜交替的教学〗
1.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强调:
①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
②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
③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
④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⑤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板书: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最大,早晨和黄昏为0度)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地方时的教学〗
1.板图:在北极投影上每隔45°划一条经线,并划出由一侧照射的太阳平行光线,由学生说出各条经线的时间。
2.讲解:在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就不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时刻来得要早些。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一个小时,也就是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这将给交通和通信带来很大的麻烦。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按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还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如半区时等。
3.板图:世界时区划分图
4.练习:已知某时区的区时,计算另一个时区的区时。
5.板书: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时区:经度间隔15°的区域
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
1.读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2.讲解:由于海潮的顶托作用,长江入海口处形成众多的沙洲,将长江口水道分为南、北两支。长期以来,人们发现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沙洲逐渐与长江北岸相连,而南支水道则出现向南的侧移。江北由于泥沙不断的淤积,发育成广阔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地球自转偏向力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明显偏向。越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偏移越明显。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气流和水流的旋涡。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自行设计模型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
【活动步骤】
一、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
二、观看本期的媒体素材中关于地转偏向力的视频片断,注意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1)当摄像机在转盘外面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是直线,说明水平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其运行方向的惯性,以外空为参照物,小球实际上没有改变方向)。
(2)当摄像机在转盘上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转盘顺时针转动时,以转盘上的物体——小孩为参照,则看到小球沿着其本来的方向向左偏转了,正好与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相似)。
(3)当转盘中的小孩水平抛球时,小球的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转盘上的物体为参照,小球运动方向也发生同样的偏转)。
(4)当水平运动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时,偏转有何新变化?
三、除了本录像看到这种模型,还可以设计怎样的模型可以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请学生自己动脑筋。地转偏向力对地球上的什么现象有重要影响?
【成果展示】
可以通过自制的实物模型或者自制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地转偏向力是怎样产生的。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10
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时间;明白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根据日月星辰的视运动推想地球的运动)。
3、通过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学生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前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用乒乓球、铁丝制成的小地球仪(在北半球处粘一个小纸人)。
2、挂图或投影仪——地球的自转(标示地轴、自转方向、阳光及昼夜),地球的公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南天的星座(例如猎户座)在天空中是怎样移动的?北天的星座呢?
(3)伴随太阳的东升西落,发生了什么现象?
(4)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2、你认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
(1)讲述:
关于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有的同学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动形成的,有的则认为是地球自己转动形成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意见。
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以前,人们凭肉眼直接观察,一直以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时由于太阳绕地球转动形成的。后来,人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思考,认识到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形成的。
谈话:明明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未联想一些熟悉的现象:
①当你坐在快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房子等物体会怎样?(向后移动)
②你们坐过船吗?在船上怎样知道船是否在行驶?怎样知道船在向哪个方向行驶?如果看船上的物体能发现吗?为什么?
(3)讲解:当我们随同车、船一起运动的时候。会看到车、船以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同时,通过观察车、船以外的景物的运动状况,可以判断我们乘坐的车船的运动情况。
(4)提问:
已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是静止的。这说明什么?
①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在向前移动,这说明什么?
②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在快速地向后移动,这说明什么?
(5)讲述:我们可以根据物体间相互运动的关系,推想地球的运动状况。
(6)讨论:
①通过观察,我们看不到大地在动。据此能说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吗?为什么?(如果把地球比做宇宙中的一艘大船,我们便是这艘大船上的乘客,只看“船”或“船”上的物体,是不能判断地球这艘大船动或不动的。)
①怎样才能判断地球动或不动呢?(要看地球以外的天体的运动情况)
②通过观察可以知道,地球以外的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现象,也就是说都在自东向西运动。这说明什么?(地球在自西向东运动)
③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总是循环出现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地球在转动)
④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从看到太阳正南到再次看到太阳正南,相隔时间大约是多少?(24小时)这说明什么?(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7)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这个分析是正确的。现在,人们可以乘火箭、航天飞机离开地球,从宇宙空间观察地球,看到地球确实在转动。(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地球自转。)
我们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中间是赤道,两端分别是南极和北极,穿过地轴南北极的一条假想的直线叫做地轴。(板书:“地轴”)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以地轴为轴转动着,地球的这种运动叫做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8)指导学生填写课本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9)提问:
①什么叫地球自转?我们根据什么知道地球在自转?
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③为什么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指导学生认识昼夜的成因
(1)讨论:
①我们已经知道昼夜现象是伴随太阳东升西落发生的。既然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那昼夜现象应该是由什么引起的?(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②请你想像一下,为什么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上会有昼夜现象呢?
(2)讲述: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每组都有一个用乒乓球做的小地球仪,我们就用它来实验。
(3)分组实验:
①点燃蜡烛,用蜡烛光代替太阳光,让“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
②观察:”地球”的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亮?哪个部分没有被照亮?想一想:这两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③转动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即从左向右)转动,观察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是否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4)汇报实验结果。
(以上实验也可以分步进行。如果分步实验,汇报也分步进行。)
(5)讨论:
①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②现在,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6)教师小结: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地球自转及昼夜成因。)
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双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7)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8)提问:
①昼夜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②昼夜现象为什么是交替循环的?
③昼夜的来临为什么会逐渐发生的?
3、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公转及四季成因
(1)谈话:地球除自转外,还有其他运动形式吗?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地球公转。
(3)观察:
①从图中看,地球在怎样运动?(绕太阳转动)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自西向东)
②你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周要多长时间吗?(一年)
③从图中看,地球在绕太阳转动时,地轴的方向是怎样的?(总是倾斜的,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
(4)讲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转动,地球的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由于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角度不变,这样就造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上同一地点受到太阳的照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太阳高度比较大,有时太阳高度比较小,有时太阳高度居中。我们知道太阳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气温的变化,这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上同一地点的气温就会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春夏秋冬四季现象。
巩固应用
l、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提问:
(1)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2)什么是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3)一天24小时是根据什么定的?
(4)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同时自转了多少周?
(5)为什么一年有365天?
布置作业
观察与思考: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南天的星座(猎户座或其他任意一个星座,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随着日期的推移,自东向西移动。)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这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周围星座相互运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