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设计(通用1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的轮廓图。
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
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
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
二、本讲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的地理特征。
难点:
1、日本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条件。
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家地理中的新加坡,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的呢?(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资源等;工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日本(板书)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国家地理中的日本,还是跟上节课一样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自然地理特征(板书)
1、地形(板书)
读图:请大家把地图册翻到日本这一页,找到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提问:根据地形图,来总结一下日本的地形状况?(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由四个小岛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由此总结出其地形构成:)
2、气候(板书)
提问:根据它的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4°N-46°N))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和,降水较多;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原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沿岸有强大的日本暖流)
3、河流(板书)
提问:继续看图,看河流的数量,流向及其长短并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
4、资源分布(板书)
提问:从日本的资源分布图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森林、水利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原因:水能-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森
林-多山地,降水丰富;地热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板块的消亡边界,火山地震活动频繁;风能-处于季风气候区)
二、农业(板书)
提问:通过前面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大家应该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一个国家的农业状况(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工业基础,劳动力,地价水平)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实例,便提问边进行补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然后得出如下结论。板书:
种植业:平原狭小,人多地少,稻米单产高,可自给。
措施:小型农机具;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种等。
渔业发达:远洋、近海捕捞和近海养殖发达。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于此,形成的北海道渔场。
其他:丘陵种果蔬,但仍需大量进口。
主要农作物:水稻
进口农产品:小麦、玉米、蔬菜和水果等
三、工业
读图:指导学生阅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并思考一下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板书)
(结合所学过的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普通影响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响因素如某些工业对矿产、水能、空气或气候等有特殊要求;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府、
科技等;其他社会因素)
2、日本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板书)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3、日本发展工业的优势与劣势分别有哪些?(板书)
(优势:国土狭小,国内市场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劣势:劳动力充足,文化素质高,科技雄厚,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4、日本的工业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板书)
(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原因: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引导: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后,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呢?
5、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板书)
(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缺陷:工业产品依赖国际市场销售;工业原料严重缺乏;依靠国际市场进口)
四、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板书)
引导:读课本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
人口多,密度大
原因:日本国土面积狭小
2、人口问题
老龄化严重
原因:(1)随着生活环境、饮食和营养状况改善与医疗技术的进步,老年人死亡率在不断降低
(2)日本的人口出
生率一直在下降
3、人口分布
太平洋沿岸平原
原因:地形多山地,平原面积狭小,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人口和工业也多集中在这一地区。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有效解决疑虑,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提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分布规律及利用等温线地图判断寒、暖流。
教学过程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1、洋流的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
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判断
3、洋流的成因分类:介绍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过渡洋流的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一旦开始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方向。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洋流的分布:
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盛行风。
设问2:在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如何?
引导学生看出低纬、中纬和高纬海区的'洋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5、投影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得出洋流运动规律。
学生分别用红笔和蓝笔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暖流和寒流,归纳寒暖流分布规律。
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体动力,在北印度洋海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形成南亚季风。思考:南亚冬夏季风方向如何?学生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亚冬季风的方向,根据风向画出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通过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将全班分组,主要任务为:
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回答:
(1)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
(2)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
(3)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阅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回答:
(1)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2)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对两组同学的答案进行补充。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结合相关图片,探究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
(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①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②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③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组织活动让学生探究洋流对航海、海洋污染的影响。完成活动后,回答本节课所提问题:哥伦布两次航行为什么会花费不同的时间呢?
4、课堂小结
5、课堂练习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4
【教材结构】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陆地上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运动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又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按照这样的思路,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述了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运动、相互转化的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运动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一、引言部分: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引言以简短的文字,说明了陆地水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及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这部分应讲清水资源的概念、陆地水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从水资源的概念自然过渡到陆地水体类型。
【教法设计】
我采用了“目标题目化导学”方式,用投影显示有关题目,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二、陆地水体类型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介绍了陆地水的概念。然后从陆地水的来源入手,简要说明了主要的'陆地水体类型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从各种水体的静态储水量和动态储水量两方面,着重分析了各种水体特点及其对人类开采利用的价值。
讲“陆地水体类型”时,首先从陆地水体的空间分布,讲明陆地水体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又分为哪几种水体。然后从空间补给而言,明确陆地水的补给来源,以及陆地各种水体的形成。
【教法设计】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的难度不大,我设计了几道题目投影出来,让学生自学,在书中找答案。另一方面本节内容较多,这样处理可以节约时间。
然后从人类利用水资源的角度,从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两方面分析。说明动态水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并着重指出,对动态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污染、不破坏和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为前提,否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在讲述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时,强调了两个数据,即陆地水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3.5%,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陆地水资源的0.3%,使学生认识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教材分析】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因此,这部分教材实际上是讲述陆地水的补给,其中重点介绍了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与陆地其他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教法设计】
讲授“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时,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河流径流与降雨量关系图”和“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关系图”,使学生明确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河水与潜水相互补给示意图”,知道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再以长江与洞庭湖湖泊为例说明湖水与河水之间的互补关系。
三、水循环及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最后部分,从陆地淡水资源更新的角度,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对前面所述的海洋水和陆地水等有关内容的总结。
【教法设计】
在讲解“水循环”时,我先播放“水循环”的课件,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完整地叙述水循环运动的全过程及其主要环节,并要求学生自己绘出示意图(一个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同学画在本子上)。课文中重点介绍了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循环,对海洋循环只是稍带提及,教师可适当加以补充,使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全过程。然后总结“水循环”的意义。最后(如有时间),我打算谈谈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好的和不好的各举一例(如修水库和围海造田)。
四、作业布置
根据教材76页的“活动”,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可以作为课堂练习或家庭作业(视时间而定)。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掌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够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实际地理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难点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动态变化过程。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自然景观图片,提问学生:这幅图片中包含了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话题。
讲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
讲解整体性的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案例分析: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小组讨论:选择一个自然地理现象,如热带雨林的破坏、湖泊的干涸等,分析其对自然地理环境其他要素的影响。
总结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分析实际地理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整体性原理来保护自然地理环境。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总结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堂练习
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让学生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能够分析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图表解读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理解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难点
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人口迁移的新闻视频,引出人口迁移的话题。
提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人口迁移吗?你身边有没有人口迁移的例子?
讲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介绍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通常涉及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
讲解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案例分析:以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为例,分析自然因素(如气候、土壤、水源等)、经济因素(如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政策、战争、文化等)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图表分析:展示世界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数据图表,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分析影响该案例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分析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如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等)。
分析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等)。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小组讨论: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会产生哪些影响?
总结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迁入地来说,可能带来劳动力、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但也可能带来资源紧张、环境压力等问题;对迁出地来说,可能缓解人口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等问题。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和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课堂练习
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让学生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人口迁移情况,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气团、锋面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学会阅读和分析天气图,能够判断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画演示、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绘制天气系统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使学生认识到天气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准静止锋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气团、锋面等基本概念,以及不同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演示法:利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演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天气案例,分析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各种天气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天气晴朗,有时候却阴雨连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解新课
展示准静止锋的图片和实例,如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等,讲解准静止锋的形成原因和天气特点。
强调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地区常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
同样通过动画演示暖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对比观察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归纳暖锋的特点: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过境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利用动画演示冷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总结冷锋的特点: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过境时常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讲解气团的定义、分类(冷气团和暖气团)及其性质特点。
介绍锋面的概念、形成过程和分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气团和锋面的概念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巩固练习
让学生阅读天气图,判断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类型,并描述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冷锋和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有哪些异同点。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团、锋面的概念,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以及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强调天气系统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鼓励学生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和生产活动。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观察一周内的天气预报,记录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学会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差异,并能对农业区位进行合理选择。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地区农业区位的优势和劣势,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查阅资料,了解当地农业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关注和热爱,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密切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教学难点
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差异。
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农业区位的选择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农业的发展情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图片,如稻田、果园、牧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会有很大的差异?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农业的区位选择。
讲解新课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区位的优势和劣势,引导学生学会进行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强调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气候:分析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种类、分布和生长周期的影响。
地形:讲解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土壤:介绍不同土壤类型对农作物生长的适宜性。
水源:强调水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干旱地区。
市场:分析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影响。
交通:讲解交通便利程度对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
政策:介绍国家政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科技:强调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如改良品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
讲解农业区位的概念,包括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区位两个方面。
举例说明不同的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区位的.含义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巩固练习
给出一些具体的农业生产案例,让学生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农业发展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利用当地的农业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区位的含义、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和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强调农业生产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调查当地的一种农产品,分析其生产的区位条件,并提出发展建议。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概念和关系。
组织学生阅读图表和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培养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思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
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图表分析法:利用图表和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关问题。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景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这种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什么关系?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讲解新课
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建设滞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城市建设等。
回顾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发展,介绍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包括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优化调整阶段。
总结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特点,如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等级体系不断完善等。
讲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概念。
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强调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巩固练习
给出一些关于其他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异同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借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验,促进本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强调区域经济发展要注重协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家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情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人口增长的时空分布,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
(2)理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理解人口是怎样对环境产生压力的。
(3)理解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表现和如何运用其趋利避害。
(4)比较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
(5)理解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并能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利用图像、图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德育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2)使学生认识到资源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进而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3)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有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公德意识。
4、美育目标
通过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仅体现在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也体现在人口增长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差别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环境问题。
3、通过对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关系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三、教学难点
对环境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
1、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
2、探究式学习法。
3、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法。
4、图像、图表、数据定量定性分析法。
5、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媒体选择与组合设计思想
1、视频展示环境问题的现象,发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2、多媒体展示社会调查的过程,辅之以学生表演,促进学生学习探究思维规律的形成。
3、通过多媒体展示调查结果,并结合教材学习本课知识,进而推导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播放视频影片,通过美丽的人居环境与前面的对比,从而呼应主题,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索。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环境问题的相关影片和漫画欣赏,引出环境问题,通过多媒体和漫画使学生发现问题。
教师:同学们从上面的影片和漫画中看到了什么现象?漫画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求知欲。
播放调查研究的流程图,学生上台演示调研的全过程,教会学生自己探究问题。
整理材料,展示调查的结果,分类汇总,得出初步结论。
【讲授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巡视指导,结合材料学习本课内容,使其理论化、系统化。
指导学生分析教材“图8.5”和“图8.6”,师生互动。
一、人口压力
1、人口增长
(1)时间分布
A、产业革命前
B、二战前
C、20世纪70年代
(2)空间分布
A、发达国家慢
B、发展中国家快
多媒体展示玛雅文化的遗址图片,用玛雅文化的衰落引出人口压力。
2、人口压力
人口过多且持续增长,对物质的'需求和消耗增多,超过环境供给资源和分解废物的能力,进而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
引用泰晤士河上的悲剧突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缺点。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资源的过度利用——资源耗竭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破坏
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什么是传统的发展模式
2、学生讨论:“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的关系。
3、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小结】略
【形成性训练】略
【课后记】
1、成功之处:
2、失败之处:
3、学生心得:
4、见解心得: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1
一、学情分析:
在高二地理文理教学中,这学期我担任高二五个理科和一文科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其中1、2班基础较好,8、9、10、11班的基础较差。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初中和基础比较薄弱,另外一个是他们的地理学习习惯不好,不爱学习。如何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这是本学年的教学重点。这一切都要求老师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好教研组、集备组整体优势。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6个,5个班学生基础都较差,在高二年级也非常特殊,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1、2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好点。总的来说,学生的情况不够理想,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六、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
七、具体措施:
1、加强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
《课程标准》是教学、命题的标准和依据,教学过程中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落实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要求,为会考和高考打下牢固的基础。
2、认真钻研教材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材中学科知识点的落实,也要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教材的整合,树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使用价值观,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来源,根据《课标》要求选取恰当的案例,弥补教材的不足。改变传统地理教材观,由单一教材向多元素材转化,由依赖教材向主动构建教材转化。
3、重视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关键性目标。要在教学中倡导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是建立在稳固的学科基础知识之上的。
4、重视备课环节
备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学情和教材,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解读《课程标准》,依据《课标》要求和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处理好“量”与“时间”的关系,合理取舍和整合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强校内备课组的活动,开展校际交流,寻求共同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气团、锋面的概念和分类。
掌握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画演示、图表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天气现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
理解锋面过境前后天气的变化。
分析气旋和反气旋不同部位的风向。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视频,引出天气系统的话题。
提问学生:你知道哪些天气系统?它们是如何影响天气的?
讲解气团和锋面的概念
介绍气团的性质和分类(冷气团和暖气团)。
讲解锋面的形成及特点。
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动画演示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
分析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点。
通过实例(如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加深学生对冷锋、暖锋的理解。
介绍准静止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如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动画演示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点。
分析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通过案例(如台风、伏旱),让学生了解气旋和反气旋对生活的影响。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总结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课堂练习
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让学生观察近期的天气预报,分析其中涉及的天气系统。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火山的概念、组成及其形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拟实验,能描述火山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体会自然地理的神奇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火山的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
【教学难点】
火山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一组日本富士山的图片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组图片,大家看看图片上的地方是哪里?我听到很多同学都认出来了,说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确,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征和骄傲。那同学们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属于我们上节课所学的三种山岳类型中的哪一类?对,属于火山。这节课,我就一起来具体学习一下——火山。(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做演示实验,模拟火山形成过程:
在桌上放一个锥形瓶,瓶中装适量白醋和洗涤剂,用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入小苏打溶液。滴入后,瓶内产生泡沫,随着泡沫的不断增加,溢出瓶外,堆积在锥形瓶周围。
教师做实验时,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观察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解决以下问题:
(1)学生观察后,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
(2)学生运用初中所学化学知识——酸碱中和反应,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3)学生类比演示实验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推理火山的形成过程。
最后,教师总结归纳火山的形成过程: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这样形成的山体就是火山。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2、结合课本和实验后的泡沫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
(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
(2)每个部分分别对应泡沫堆的哪个部位?
3、结合课本,学生回答:火山的规模范围有多大?
(三)巩固拓展
(1)PPT展示我国长白山天池的视频和图片。
(2)介绍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关小知识。
(四)小结作业
课下搜集其他火山的相关资料,做成PPT或视频,下节课进行汇报和分享。
五、板书设计
火山的形成:
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六、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4
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本节知识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时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性移动规律,为后面课时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做好基础铺垫。“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第二章中重要的一节,本节内容在第二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需要在前面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原理、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的关系等知识来分析,而后面的气候类型的判断则也需要由全球大气运动规律的知识来分析。三圈环流控制着各种形式的大气运动,它的'分布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天气和气候,因此三圈环流是本节重点,是关键之关键。为了能让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进而使学生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免死记硬背。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由于九年级地理课程开设的缺失,基础较差,同时高一学生还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较欠缺,再加之理解运动又需要相关的物理学科知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欠缺,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化繁为简,层层推进,加强讲解便于学生的理解,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会更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2.能力目标: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
2.难点:
(1).三维空间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风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五、教学方法
采用设问式教学,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层层讲解分析,步步深入。先提出假设条件,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得出单圈环流的结论;再否定其中条件之一分析得出三圈环流的结论;否定其中条件之二,分析得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结论。
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强调自主学习。
六、教学手段和用具
讲解分析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
复习热力环流,本节知识的讲解及学生的理解需要用到热力环流的知识,复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的知识。说明太阳辐射在高低纬度间的热量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的规律以及对人类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我们本节课开始学习的知识,引入新课,展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板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新课教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认识大气环流的概念及其影响,课件展示总结板书。
【板书】:
1.大气环流的概念及影响
【板书】:
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师生探究活动】:
从课本33页“活动”入手,假设条件“地球表面均匀,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在上节课学过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很实现知识的迁移,完成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得出结论形成单圈环流。
假设条件“若地球表面均匀,且地球自转”。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分析说明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三圈环流要把它讲清楚、讲透彻,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要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完成。
【知识小结】:
课件展示“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知识框图,引导学生认识总结三圈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冷热不均使其动;地球自转使其偏;气压高低定风带。”
【板书】:
冷热不均使其动;地球自转使其偏;气压高低定风带。
【板书】: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师生活动】:
课件展示并演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明确其位置和范围,各个风带的风向变化,强调说明气压带和风带是近地面的大气环流状况,引导学生从图中认识气压带和风带“南北对称,相间分布”空间分布特点。
【板书】:
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讲述】: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的规律(略)。
【师生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引导学生认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认识总结规律。
【板书】: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习题,指导学生完成。(略)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知识网络图,总结本课知识。(略)
【课后训练】:
地理填充图册、练习册(略)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5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东非裂谷带的形成原因以及扩张结果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东非裂谷带的成因及扩张结果
[教具]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图、地形图、东非大裂谷景观图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西亚和北非,但是非洲大陆上还有很大一片土地我们还没有了解,这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板书)
[引导读图]非洲政区图
[提问]
①这个地区包括哪些国家?(除北非五国之外的其他所有非洲国家)
②北非与该地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什么?(大致以北回归线为界)
③请具体描述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均穿过该地区,基本关于赤道对称;东邻印度洋,西邻大西洋,东北为红海,东南与马达加斯加岛隔莫桑比克海峡相望)
④与其它大陆比较,该地区的海岸线有怎样的特点?(比其他地区的海岸线平直,西部有一个较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承转过渡]还记得刚学习的北非在地形上有什么特点吗?(以高原为主)现在一起来看看与它同在一块大陆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不是也是如此?
[地图展示]非洲地形图
[提问]
①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哪个方位?(东部和南部)海拔在200——1000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该地区哪个方位?(北部和中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地区在该地区哪个方位?(西北沿海和东南沿海)其中哪个比例更大一些?(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地区)
[补充提示]因此非洲大陆又被称作“高原大陆”。正是由于非洲大陆很多沿海地区地势较高,所以才没有被海水侵蚀得弯弯曲曲,而是比较平直,海湾和岛屿都比较少。
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相比,地势哪个更高一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该地区的地势特征什么?(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③该地区包括哪些主要的地形区?(东非高原、刚果盆地和东非大裂谷)
④东非大裂谷的起止点在哪里?(北起死海,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
(简单介绍东非大裂谷)
[提问]为什么会在非洲大陆上有一个这么长的裂谷带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提示]我们知道,世界上共有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有的会相互碰撞,有的会彼此张裂。当板块碰撞,隆起的部分就形成了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就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结果。这样的运动一直在继续着,想象一下,几亿年之后,这个地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学生想象、回答](有可能会变成海洋)
[进一步提问]既然这个地区是板块运动活跃的地区,那么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火山喷发)的确,这个地区有许多的活火山和死火山,其中的死火山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海拔5895米。
[引导学生在图中确认乞力马扎罗山的位置]
[转折](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再来看看这里的河流状况,这里有哪几条主要的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根据该地区的地势特征,判断一下它们的流向分别是怎样的。其中尼罗河和刚果河分别经过了哪些地形区,流入了哪个大洋?
[学生回答]略。
[进一步提问]看看这个地区有几个主要的湖泊?其中三个位于东非裂谷带附近,请你们猜测一下,两者有没有什么联系?(湖泊的形成与裂谷带一样,也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补充]还有一个地方需要介绍,这就是好望角,请大家在图上找到它,这是非洲的最南端,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为好望角吗?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了解一下好望角名字的由来]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位置和范围
二、“高原大陆”
1.高原为主
2.东非大裂谷:范围、成因
3.刚果盆地
4.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较好的贯彻了初中地理新大纲的教学要求,>教案设计注意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剖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得到提高,并注意培养和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6
【教学目标】
1.引导看图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气压的影响。
2.讨论分析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4.培養学生认识、改造自然的意识和相信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海陆分布对气温、气压的影响;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分布;季风环流的形成过程。
难点: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学法指导】
结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绘制并理解冬夏季节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图,季风环流图。今
【学习过程】
一、【创景激趣,目标呈现】
同学们,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且分布不均,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又有差异: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那么北半球在夏季和冬季的时候,气温与气压的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天我们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形成及风向
1.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A级)
2.请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请分别简述理由。(A级)
(2)从纬度位置看,图2.12两个空气柱分别位于哪个气压带上?请在图中分别以这两个气压中心绘制闭合的等压线。(B级)
(3)这两个空气柱所在的气压带还呈带状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B级)
3.阅读地图册P37相关内容,完成下表(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的分布)。(A级)
三、【展示质疑,归纳提升】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环流的`形成
材料: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南部,南临印度洋。它们的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盛行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季风气候比较明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课本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________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图乙中箭头C表示________(方向)季风,它主要是由于南半球的_________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该地季风不仅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还与_______有关。
2.分析东亚冬季和夏季各盛行什么方向的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3.东亚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判断理由是什么?
4、受B季风的影响,上海的气候特征是,此时期我国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枯水)期。而当A增强时受它的影响,上海的气候特征是,此时我国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枯水)期。请根据以上例子分析归纳出季风环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5.季风气候为当地人们提供了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其优越性的突出表现。
四、【课堂检测,整理反思】
读某区域气温等值线图.回答问2一3小题。
2.该图表示月份是
A.7月B.1月C.10月D.5月
3.导致该月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分布和降水B.海陆分布和地形
C.地形和大气环流D.暖流和地形
【学习反思】
1.今天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你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