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 时间:2024-11-09 13:19:01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投稿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弹力;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力的测量原理。

  【教学难点】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一、弹力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跳水,蹦床,蹦极,射箭……学生观察实验,对弹力有了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1)钢尺压弯反弹;

  (2)拉伸或压缩弹簧。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弹力进一步了解。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弹力概念。

  回忆力的作用效果,悟出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施力物体产生作用力,即弹力。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学生实验:拉伸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学生知道弹簧测力计原理。

  投影仪展示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

  (1)最大刻度的意义;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调整。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

  投影仪展示各种弹簧测力计。

  老师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注意事项:

  (1)如何调零;

  (2)测量范围;

  (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学生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重量;

  用弹簧测力计测自己的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与同学进行比较。

  三、实验探究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拔河,牛拉车……等图片;

  提问:以上两边的力相等吗?学生观察录像,思考。

  引导学生做教材25页图8-3-8实验并填空。

  学生做书上实验,补全结论。

  引导学生对拔河、牛拉车进行分析。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肯定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师讲解,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弹力,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用法;通过实验探究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有一定了解。

  五、课堂作业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实践活动】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教学反馈】

  本节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2

  一、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知识点:

  (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3)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4)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与我们生活的关系。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5)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能通过具体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6)能结合具体事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自主点:

  ⑴联系能量守恒学习有关能源的知识;

  ⑵自主学习半导体、超导体等等。

  3、综合点: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相关学科:理化生综合如:如何听到声音与耳朵的结构关系;透镜成像与眼睛的关系;电池中的化学变化等等。

  4、拓展点:联系所学知识向实际生活、生产领域拓展,向当前高科技领域拓展。

  5、创新点: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见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创造性小发明、小制作。

  技能目标

  1、自主能力:能联系旧知识自主学习新课,能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

  2、综合能力:综合运用各种进行学习,联系各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3、拓展能力:由所学知识拓展到相关学科和生活生产实际;

  4、创新能力: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小发明和小制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预习、复习、练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2、培养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敢于面对错误的意志品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两个班共有学生57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6人。下面就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各班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两个班学生整体物理学习水平都不算好,一班有尖子生,但两极分化严重。二班学生学习水平比较均匀,但整体处于弱势。两个班的纪律还行,一班略好一些。两个班的同学共同的缺点是: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并且没有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同学没有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知识基础:

  学生在小学的自然课和一学期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但从物理知识系统的总体上来说,只是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声、热、光、电现象,以及力学等基础学科中最基础、最基本的物理知识,所学的知识是零碎的',支离的,就是从物理观方面去分析,学生对自然界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认识也是浅显的。

  (二)技能和能力发展水平:

  我校初三学生虽然各班均是按成绩平均划分和安排的,但从调查来看,各学生水平不一样,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均衡,总体上有两极分化倾向,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纠正这种倾向。另外,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对这门课程了解不深,不扎实。应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物理世界,争取取得好的中考成绩。

  (三)学习方法水平:

  大凡理科知识的掌握,着重于理解,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表现得尤其突出,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较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能够掌握学习规律,识物达理,并能充分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学生“死学知识,学死知识”,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走上活学活用的轨道上来。

  (四)学习态度与习惯及学习兴趣的分析

  多数同学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能够通过记笔记、建立问题记录本等方法帮助学习,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了科学的学习态度。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局限于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物理课讲授内容为沪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十八章、十九章、二十章。外加初中全部物理知识中考总复习。

  (一)编排体系:

  1、起止章节:

  本学期学习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材共三章,需要考查的共9节,即第十八章三节需3课时、第十九章3节需3课时、第二十章三节需5课时,共需11课时,即4周的新授课,剩余时间为总复习,本学期演示实验只有3个,而学生探究性分组实验以及想想做做实验没有。在新教材中设计了以下栏目:

  探究:即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演示:即由教师展示一些物理现象。

  想想做做:即课堂中的一些学习活动。

  STS:介绍、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

  科学世界:有关科学知识的扩展性内容。

  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内外的学习活动,有问题讨论、练习、社会实践以及小论文写作。

  2、篇目:

  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十九章:材料世界

  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

  (二)基础知识:

  ⑴知识点:

  ①电压

  ②串联中电压的规律

  ③欧姆定律;

  ④测电阻;

  ⑤电能

  ⑥电功率

  ⑦测电功率

  ⑧电和热

  ⑨磁场及应用

  ⑩信息的应用

  ⑵综合点:

  第6章: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第7章:理解电功率及测电功率

  第8章:磁的知识及其应用

  第9章:现代信息的应用—电视、电话

  以及物理与化学、生物中有关知识如物质结构、带电粒子、耳朵的结构等的联系与综合。

  ⑶拓展点:

  在教学中将物理知识拓展到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等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

  ⑷创新点:

  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对已有的实验方法、实验器材进行改进,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明创造。

  (三)教材编排体例及特点:

  本教材以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准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为努力方向,在内容编排上,注意处理学生认知规律和物理知识结构的关系,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体现以探究性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四)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

  1、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2、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能表的使用;

  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4、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电压、欧姆定律、电功率、磁场、电动机

  2、难点: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电阻、电功率的测量

  (六)思想教育内容:

  1、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2、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

  3、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意识;

  4、科学家不畏艰难、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独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研究与改革

  (一)教研重点:

  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教研教改精神,结合物理本学科的特点,确定,本学科本学期的教研重点为“为先学后教”。

  “先学”即学生拥有主动参与学习探索的欲望,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即学生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实践和主动发展。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可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变结果教学为过程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中物理的实验有很多是验证性实验,而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在授课后进行,作为巩固课堂知识的一种手段。依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做实验大多是“依照葫芦画瓢”,仅仅是完成了对知识的简单重复,几乎没有探索和创新的余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维,发挥思维的积极性。在自学中促使学生去阅读资料,设计实验,提出可行性的实验。“后教”即在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适时地引导点拨,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及时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创造良好的学习、求知氛围,并设计难易适中的习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改专题:

  1、课题名称:“初中物理自主互助探究式教学”教改实验

  2、目的:确立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发展能力为框架的教学模式。

  3、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发动、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和实施方案,逐步研究探索,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二阶段:深化提高、全面展开阶段:在局部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展开实验,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形成文字材料,指导实验的进一步开展;

  第三阶段:验证完善、形成规范,结题阶段。

  五、教学措施:

  1、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市教研室“自主、综合、拓展、创新”课题实验和“先学后教”精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通研大纲、教材,熟知大纲对知识、能力等的要求,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编排体例、体系及知识结构,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案,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40分钟要效益;

  4、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观念,应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师换脑工程,以适应素质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四为主原则”,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

  5、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最后一名学生,不放弃最后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6、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授课效率,争取计算机达到高级水平;

  7、做好特长生培养工作。在教学中,注意发现特长生,并积极做好特长的培养,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8、建立健全成绩检查评价制度。精选习题,认真批改作业,在作业批改中坚持使用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

  9、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建立“问题记录本”,要求学生人人做到每日一问;建立“错题记录本”,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错题;建立“典型题目集锦本”,做到聚集精华,举一反三。并指导学生预习、复习、解题的思路和能力;

  10、积极开展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开辟学习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验证知识、应用知识、获取知识;

  11、在学生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发挥优等生的“小老师”作用,“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做好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2、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议,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和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难点】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将手举在空中并尝试前推,再请学生将手压在桌面上并尝试前推,引导学生发现将手压在桌面上前推时受到了某种阻碍。结合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受到了阻碍说明其中一定有力的作用,那么这种力叫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特点,进而引入本节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问答: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力时手和桌面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得到手紧贴着桌面移动,手和桌面之间产生了摩擦的结论。

  教师讲解: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提出“滑动摩擦力”并明确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自主探究: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显微镜下物块与桌面接触面的微观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显微镜下的接触面与肉眼观察时有什么区别。

  教师讲解:学生回答后教师顺势总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正是因为接触面凹凸不平,所以当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彼此阻碍,产生滑动摩擦力。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小组讨论:请学生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一:将手压在桌面上前推时,发现手越用力压桌子,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所以猜测可能与接触面压力有关。

  猜想与假设二:滑动摩擦力是因为接触面凹凸不平产生的,所以可能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设计实验:带领学生回顾测量力的大小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明确实验器具,而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提示:教师提示学生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并且因为是通过二力平衡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所以在拉动物块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匀速。

  实施实验: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确实与接触面的压力和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情况下利用了摩擦力,哪些情况下需要防止摩擦力的危害。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观察生活当中还有哪些情况是利用或防止了摩擦力的危害,并想一想是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

  四、板书设计

  略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具

  滑轮、硬纸片、钩码、细绳、剪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

  二、引入新课

  教师: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

  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教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吊灯的静止状态可知吊灯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说法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个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学生叙述)

  四、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教师演示课本图9—6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师提问:要使木块静止,这两个力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

  我们使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重复刚才的实验。

  (演示)

  我们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演示)

  可见,两个力的平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的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彼此平衡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

  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g=50千克&ties;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

  六、总结

  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七、作业

  习题5、6、7。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7节,是《曲线运动》一章的最后一节。学习本节内容既是对圆周运动规律的复习与巩固,又是后面继续学习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安排了铁路的弯道,汽车过拱桥,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离心现象四个方面的内容,如果面面俱到,难免会蜻蜓点水,为了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分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讨论铁路弯道的设计意图。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周运动有了较为清晰地认识,但是对于向心力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同时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很希望参与到课堂中来,自主的解决问题。

  【三维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观察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能在具体问题中找到向心力的来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感悟科学的严肃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具体问题中找到向心力的来源

  【教学策略】

  1.教法:使用情境激趣、设疑引导、适时点拨的方式引领学生的学习;

  2.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观察现象、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体验求知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

  (2)自制教具:车轮模型、弯道模型;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首先,播放一段4.28胶济铁路火车事故的视频动画,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火车转弯这一具体情境中来。我就此提出两个问题:

  1.火车转弯时的限定速度是怎样规定的?

  2.火车超速时为什么容易造成脱轨事故?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既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又为他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二、复习巩固、明确方法

  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计算向心力的常用公式,然后,设置情景,让学生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做出受力分析并找到向心力的来源。

  情景一:物块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

  情景二:小球在杯子内壁做圆周运动。此情景并没有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提出问题:“你能不用手接触小球,而不使小球落入杯底吗?注意,要保证杯口朝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小球的运动方式,并对杯中小球的运动情况作出受力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教师做出总结:分析圆周运动问题,就是要通过运动分析求出物体需要多大的向心力,通过受力分析找到谁在提供向心力,从而建立供需平衡方程,这是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

  三、设疑引导、自主探究

  这一部分集中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我巧设梯度,从以下三个部分组织教学:

  1.认识火车车轮的结构特点

  首先教师播放视频,分别展示火车在水平面和水平弯曲轨道上的运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到火车转弯要靠铁轨和车轮的作用。然后学生观察车轮和轨道结构,描述火车车轮结构特点。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利用自制教具──模型车轮,加深学生对车轮结构的印象,并提示学生思考车轮轮缘的作用。

  进一步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了类似的轮子结构?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图片的展示(学校门口的电动拉门的轮子),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结构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从而拓展了学生的认识。接着提问学生:你认为火车在水平轨道上转弯时向心力来自哪里?经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已经不难想到向心力的来源。而后追问:你认为这样的转弯方式有什么弊端吗?学生通过思考,结合上课之初播放的视频,不难回答出这样做的危害性。

  2.真实的火车弯道的情况

  那么设计师有什么好的方法吗?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实际铁路弯道特点的认识情况。而后通过图片,使学生认识铁路弯道处内轨低而外轨高的特点;从而发出疑问,弯道处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呢?

  提示学生从受力分析入手,找到此时向心力的来源,并要求学生画出受力分析图。

  除了正确的分析外,学生很可能将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画成沿斜面向下,这是对弯道的圆心位置分析不清造成的,对学生可能做出的两种向心力的方向,我不直接评论对错,而是使用自制教具,展示给学生弯道处路基的特点,让学生有所参照。学生不难发现,弯道的内侧与碗的内壁相似,进而认识到和杯子内壁的相似性,把小球在杯子内壁的运动与火车在弯道处的运动作对比分析。经过这样两步,学生已经不难得出正确的受力分析。成功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然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写出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的表达式,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3.假如你是设计师

  为了解决开课时提出的两个问题,我设计了第三部分──假如你是设计师。

  首先,设置情境:你设计了一段半径为r,倾角为θ的铁路弯道,你会如何规定火车转弯的速度?提示学生从解决圆周运动一般本思路出发,从供需平衡关系入手,列出方程,从而得出限定速度的表达式。从表达式的得出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限定速度的规定实际是为了保证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从而避免车轮和铁轨间的挤压,保证行车安全。

  接着,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在杯内转动过快的小球从杯中飞出的过程,提示学生思考,如果火车速度过快会怎么样呢?学生已经不难认识到火车速度过快会使火车脱轨的问题。而后引导学生用供需平衡条件来解释这一问题,深化了学生认识。为了突出重点,这里不提出离心现象这一问题。只是通过现象的分析和认识为离心现象的教学做好铺垫。

  四、总结方法、完善认识

  通过本节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认识到火车转弯的'模型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往往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感的来源。进一步启发学生,还有哪些生活中的运动也使用了相同的设计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自行车转弯、汽车转弯也有相似的情况,从而从特殊到一般,深化学生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事故原因的科学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尊重规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五、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课后作业是学生再学习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后我安排了两项作业。旨在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认识物理与社会的联系,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引向课外。

  1.课后练习题。

  2.了解中国铁路提速情况,查找资料,提出你对铁路建设的建议。

  【总体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借助问题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支点,在教师的引领下,从分析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入手,找到一般规律。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模型。通过类比,把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联系到新问题的解决当中,在加深知识理解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分析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①知道力的概念、单位、力的作用效果。

  ②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③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

  难点:相互作用力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图片引入,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

  什么是力呢?

  人们最早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图片和视频欣赏,学生与教师归纳: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吸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力的认识:

  学生活动认识,师归纳升华。

  (1)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产生力的条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并交流,教师纠正学生误区。

  同时明白力的分类:直接作用的力、间接作用的力。

  举出实例,强化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准备好的海绵、橡皮泥、文具盒等,对这些物体施加力,观察并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得出结论:

  结论一: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结论二: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举出实例反推: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力的三要素

  小组分组操作,请学生上台演示

  演示1: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弹簧

  演示2:用同样大小的力拉、压弹簧

  交流归纳:

  用的力大,弹簧被拉得越长,用的力小,弹簧被拉得越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用力拉弹簧时,弹簧被拉长,用力压弹簧时,弹簧被压缩。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力的示意图

  师表述引入示意图的目的

  力的表示方法: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练习(见课件)

  师生共同归纳作图方法:三“标”一“线”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压桌子、同学间相互推等,然后交流实验的发现。

  师结合课件表述:

  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7

  力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初中学生来说真正地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以及今后的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

  (1)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首先力是由物体产生的,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力的作用必然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孤立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对任何一个力来讲必有其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

  第二,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2)进行必要的反复.

  抓住本节课知识体系,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复论证一个概念,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对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从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等不同深度反复强化,使学生初步建立力的概念.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本节教学难点,如果处理不好会给以后二力平衡的教学造成困难,因此对这段教学内容除应列举大量事例外,应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板图或者投影,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力.

  2.通过观察磁块与铁间相互作用的实验,通过亲自体验两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认识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观察并讨论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现象认识到力的作用效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磁铁、铁块、大头针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方案一:教师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学生前来拿起铁块.教师提问该同学“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引入新课.

  方案二: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人将大铁块拿到讲台上感觉很费劲,这是人对力最早的认识,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1.力的概念的教学

  用投影仪打出人举起杠铃、人推车、人提物体的幻灯片.幻灯片表现了人用力举起杠铃,人用力推车,人用力提东西.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三个图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总结:人举起杠铃,人对杠铃用了力;人推车,人对车用了力;人提物体,人对物体用了力.在这里举、推、提……我们可以称之为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不是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加作用呢?

  用投影打出的幻灯片,画面显示出压路机压路面,拖拉机牵引收割机,起重机吊起重物.

  请同学们说一下,画面中是谁对谁用力?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压路机压路面,压路机对路面用了力.拖拉机牵引收割机,拖拉机对收割机用了力.起重机的钢丝绳吊起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用了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压、拉、提、吊……我们可以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请同学概括力的概念.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打开投影仪,打出前边的六幅图.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六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同学们总结六幅图的共同特点:有力发生至少有两个物体.

  通过对力的概念的分析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在产生力时,两个物体所起的作用一样不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六幅图总结归纳出: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在这六幅图中人、拖拉机、压路机、起重机的钢绳施加了力,称为施力物体,杠铃、小车、收割机、地面、预制板,受到了力,是受力物体.

  3.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一:用磁铁吸起铁钉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可让学生亲自到讲台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发言基础上总结: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请同学举出这方面的例子.

  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力的作用,但是它们并不一定非要接触.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实验二:磁铁、小车相互吸引

  步骤一:请同学观察磁铁吸引铁块,铁块也吸引磁铁的实验,先验证铁块无磁性.把铁块、磁铁都固定在小车上.

  步骤二:手按住固定有磁铁的小车靠近固定有铁块的小车,小车向磁块方向运动过来.

  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指出:在第一步操作中,铁块被磁铁吸过来了.磁铁是施力物体、铁块是受力物体.在第二步操作中,手按住固定有铁块的小车靠近固定有磁铁的小车,固定有磁铁的小车向铁块运动过来.铁块是施力物体、磁铁是受力物体.

  演示实验三: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桌子

  在学生中找一名同学,让其穿上旱冰鞋用力推桌子,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总结:穿旱冰鞋的同学向后推.

  教师对两个实验进行总体归纳:以上两个实验告诉我们,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同时成对出现.

  引导学生举些例子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

  划船时,船到岸边,人用力推岸,对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岸施加的力的作用,船离岸而去.

  用鸡蛋敲碗边,鸡蛋对碗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碗对鸡蛋的作用,所以鸡蛋就破了.

  老师:这些现象说明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

  演示实验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用磁铁吸引静止在光滑桌面上的一个小铁球,铁球在磁铁的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教师继续用磁铁吸引小铁球,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教师放映幻灯片,举一些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实例.

  老师:在这些现象中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以及运动的快慢、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叫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有这些事例中,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由此可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实验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形变)

  请同学到讲台上亲自拉弹簧、用力握小橡皮球、用力弯锯条,教师再举一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的实例.

  在学生总结实验现象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在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我们称之为物体发生了形变.所有这些事例中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包括但不限于摩擦力、浮力、压强、光的反射和折射、简单机械等。

  2.掌握利用物理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利用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之情。

  2.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探索物理奥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理解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如行走、游泳、照镜子等)所涉及的物理原理。

  2.掌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知识,如摩擦力、浮力、压强等核心概念和规律。

  (二)教学难点

  1.能够灵活运用物理原理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生活问题,例如解释汽车刹车系统的原理、理解不同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等。

  2.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现象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避免表面化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重点物理概念和原理,确保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2.实验演示法:通过直观的实验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利用简易装置演示浮力实验、利用镜子演示光的反射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如讨论鞋底花纹的作用、刀刃为什么要磨得很薄等。

  4.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些简单的生活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让学生探究不同液体对物体浮力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水槽、不同液体(水、盐水等)、玻璃杯、镜子、三棱镜、气球、吸管、剪刀、硬纸板、铅笔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的图片、视频资料,如运动员滑雪、潜水艇航行、汽车行驶等。

  3.生活物品:运动鞋、菜刀、吸盘挂钩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一段生活中有趣物理现象的视频,视频内容包括: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滑倒、汽车在雨天行驶时溅起水花、用吸管喝饮料等。

  2.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场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现象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科学道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索的——生活中的物理。”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

  展示运动鞋,让学生观察鞋底的花纹。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鞋底为什么要有这些花纹吗?”引导学生回答,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简单的摩擦力实验。在木块上加不同的砝码,拉动木块,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讲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其他例子,如刹车装置(增大摩擦力)、轮滑鞋的轮子(减小摩擦力),并解释其中的原理。

  2.浮力的奥秘(10分钟)

  演示实验:将木块和铁块分别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提问:“为什么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铁块会下沉呢?”引出浮力的概念。

  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和水中的重力,计算浮力大小,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观察浮力的变化。讲解阿基米德原理。

  介绍生活中浮力的应用,如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等。

  3.神奇的光现象(10分钟)

  利用镜子演示光的反射现象,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讲解光的反射定律。让学生解释照镜子时像与物体的关系。

  用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现象,展示美丽的彩虹图片,讲解光的折射原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像是折断了。

  介绍生活中光现象的应用,如汽车后视镜(利用凸面镜扩大视野)、近视眼镜(凹透镜矫正视力)等。

  (三)课堂活动(15分钟)

  1.小组讨论(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人。给出以下生活问题让小组讨论:

  为什么用吸盘挂钩可以挂东西在墙上?

  当我们在沙滩上行走时,为什么会留下深深的脚印,而在硬地上脚印却很浅?

  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而有的物体却能漂浮在水面上,怎样让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2.小组汇报与展示(10分钟)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在汇报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详细解释。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摩擦力、浮力、光现象等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强调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用物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书面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详细解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不少于300字)。

  2.实践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做一个简单的物理小实验,如用铅笔和硬纸板制作一个简易的滑轮组,感受其省力效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紧密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控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讲解透彻,同时要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和拓展性的探究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摩擦力、浮力、压强、光的折射和反射等。

  2.掌握与这些现象相关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包括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浮力公式、压强公式、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2.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常见物理现象(摩擦力、浮力、压强、光现象)的原理及规律。

  2.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鞋底花纹与摩擦力、船漂浮的浮力原理、人在雪地行走压强问题、水中筷子“折断”的光折射现象等。

  (二)教学难点

  1.复杂物理现象中多种物理原理的综合分析,例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力学和热学等多方面的原理。

  2.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并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进行准确分析和解释。

  三、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解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实验演示法

  通过演示实验,如摩擦力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不同表面滑动)、浮力实验(把物体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压强实验(用小桌和沙子演示压力作用效果)、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利用玻璃砖和平面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三)讨论法

  提出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潜水艇的浮沉原理”等,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四)情境教学法

  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如滑冰场、游泳池、光学魔术表演等,将物理知识融入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物理的魅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包含多种生活物理现象的视频,视频内容可以有: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潜水员在水中潜水、筷子插入水中“折断”等。

  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刚才的视频中,大家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科学道理吗?”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中的物理。

  (二)知识讲解与实验演示(30分钟)

  1.摩擦力(10分钟)

  讲解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逐渐增大拉力,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以及木块的运动状态。然后在木块上加不同质量的砝码,重复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挤压、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接触面粗糙)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结合生活实际,提问学生:“在哪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情况下又需要减小摩擦力呢?”让学生举例说明,如鞋底的花纹(增大摩擦力)、给机器加润滑油(减小摩擦力)等。

  2.浮力(10分钟)

  提出问题:“为什么船能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水中会下沉,而有些物体却能上浮呢?”引发学生思考。

  实验演示:把石块和木块分别浸没在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石块和木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的重力,对比示数变化。

  讲解原理:介绍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推导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G排=rho液gV排)。结合实验,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当(F浮>G)时,物体上浮;当(F浮=G)时,物体悬浮或漂浮;当(F浮<G)时,物体下沉)。让学生思考潜水艇的浮沉原理(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

  3.压强(10分钟)

  生活情境引入:展示一张人在雪地行走和滑雪板在雪地滑行的对比图片,提问:“为什么人在雪地上行走会陷下去,而使用滑雪板却不会呢?”

  实验演示:用小桌和沙子进行实验。把小桌正放在沙子上,观察沙子下陷的程度;然后在小桌上放不同质量的砝码,再次观察;接着把小桌倒过来(改变受力面积),重复上述操作。

  讲解压强概念和公式:定义压强(p=frac{F}{S})((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分析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应用,如针尖很细(增大压强)、书包背带很宽(减小压强)等。

  (三)光现象(10分钟)

  现象引入:把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筷子在水面处“折断”的现象;展示海市蜃楼的图片,引发学生好奇心。

  实验演示:利用玻璃砖演示光的折射现象,用平面镜演示光的反射现象。讲解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空气中角大等)和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生活应用分析:解释水中筷子“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分析眼镜镜片(近视镜、老花镜)的光学原理,以及汽车后视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等。

  (四)小组讨论与问题解决(20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X]人。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印有生活物理问题的卡片,问题如:

  “为什么在下雨天,汽车在刹车时容易打滑?”

  “在给篮球打气时,篮球会变硬是因为什么物理原理?”

  “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从远处看公路路面像是有水?”

  2.小组内成员共同讨论问题,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3.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向全班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展开全班性的讨论。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摩擦力、浮力、压强、光的折射和反射等物理现象的原理、概念和相关公式。

  2.强调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物理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课后作业(5分钟)

  1.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相关章节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公式。同时,布置一道综合性的应用题,如“分析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至少包含三个方面)”。

  2.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寻找至少三个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记录下来,尝试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毛巾、玻璃板、水槽、水、小桌、沙子、玻璃砖、平面镜、筷子等。

  2.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展示图片和PPT课件。

  3.自制教具:印有生活物理问题的卡片。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验演示环节要确保现象明显,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物理现象的本质。小组讨论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在作业和讨论中反馈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方面。

  掌握分析生活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物理公式和概念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识别生活中的各类物理现象,如摩擦力在行走中的作用、热传递在烹饪中的体现、光的反射与折射在镜子和水中的现象、电路在家庭用电中的原理等。

  掌握重点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生活情境中的应用,如压强公式在书包背负设计中的应用、欧姆定律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等。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复杂的生活现象抽象为物理模型,并运用合适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培养学生对不同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一些涉及多个物理知识点的生活实际问题,如分析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涉及热学、光学等知识)。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物理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为学生构建知识基础。

  2.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和生活实例展示,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4.探究法:提出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生活中的有趣物理现象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运动员滑冰时的快速滑行、汽车在阳光下的反光、电热水壶烧水的过程、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灯泡的情况等。

  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场景?有没有想过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科学道理呢?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物理。”

  (二)知识讲解与实例分析(25分钟)

  1.力学部分

  摩擦力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举例:人走路时,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力,它为我们提供向前的动力;鞋底的花纹、汽车轮胎的花纹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而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滑倒,是因为冰面光滑,摩擦力小。

  压强

  介绍压强的定义、公式(\(P=\frac{F}{S}\))和单位。

  实例:书包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背起来更舒服;刀刃磨得很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便于切割物体。

  2.热学部分

  热传递

  讲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举例:用金属勺搅拌热汤时,勺柄会变热,这是热传导;烧开水时,水的.上下翻滚是对流现象;太阳的热量传递到地球上是通过热辐射。

  物态变化

  介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

  实例:夏天吃冰棍,冰棍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用久了的灯丝变细是因为灯丝升华。

  3.光学部分

  光的直线传播

  讲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和应用,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

  举例:在茂密的树林中,地上的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成像形成的,光斑是圆形的,说明太阳的形状是球形。

  光的反射和折射

  讲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举例:镜子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游泳池的水看起来比实际浅也是这个道理。

  4.电学部分

  电路

  讲解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和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举例:家庭照明电路中,开关与灯泡串联,控制灯泡的亮灭;如果电线的绝缘皮破损,火线和零线直接接触,就会造成短路,可能引发火灾。

  电流、电压、电阻

  介绍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单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I=\frac{U}{R}\))。

  举例:手电筒中的电池是电源,提供电压,电流通过灯泡使灯泡发光;不同的用电器电阻不同,电阻会影响电流的大小,如电烙铁的电阻较大,通过的电流较小。

  (三)小组讨论(15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卡片,问题如下:

  为什么在高山上煮不熟鸡蛋?

  为什么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为什么插座中的两个插头不能同时插入同一个插孔?

  3.让小组学生讨论这些问题,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将讨论结果写在纸上。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方向,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实验探究(20分钟)

  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让学生做出猜想:可能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介绍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教师演示实验步骤: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在木块上加砝码,增大压力,重复上述步骤,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上,保持压力不变,重复实验,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简单演示)

  介绍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

  教师演示实验步骤: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调整物距(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分别观察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等于二倍焦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小于一倍焦距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大小、正倒、虚实)。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生活中的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现象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2.强调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物理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书面作业

  完成课本上相关章节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公式。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生活中一种物理现象的发现过程、原理分析和自己的思考,字数不少于300字。

  2.实践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做一个简单的物理小实验,如用筷子提米(利用摩擦力),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拍摄实验视频或照片,下节课分享。

  观察家庭中的一种电器,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涉及的物理知识,如冰箱的制冷原理(涉及热学知识),并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生活中的物理》课,学生对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实验探究环节可适当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让他们更深入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ikzyw.cn/zongjie/jiaoxuez/1262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设计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