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之道》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以交流解疑巩固学习成果。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六、诵读,加深理解。
七、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八、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大学之道》中“三纲”“八目”的内涵,准确诵读并背诵课文。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能准确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儒家经典的魅力,体会儒家思想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体会其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儒家思想中“内圣外王”的精神追求,领悟其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引导学生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将经典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实践。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课文的字词、文意、文化背景等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基础框架。
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之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如古代学府的场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儒家学术的氛围和意义。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多媒体展示一组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校园风光图片,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大学在人们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提问学生对“大学”一词的理解,然后引出中国古代经典《大学》中关于“大学之道”的阐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顺势导入新课。
(二)背景介绍(3分钟)
通过PPT简要介绍《大学》的作者、成书年代、历史地位以及其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重要性。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后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集中阐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强调《大学》所倡导的“大学之道”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双重意义,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文化背景基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字音、节奏和语气。在朗读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的拼音,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的“亲”应读“xīn”,“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中的“得”应读“dé”等,帮助学生正音。
示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意“治”“齐”“修”“正”“诚”“致”等字的读音和节奏停顿。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朗读节奏错误。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整齐。读完后,教师请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开篇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然后阐述了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
(四)文意疏通(15分钟)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
小组代表提出仍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教师针对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示例和解释。
重点实词:
明:动词,彰明、弘扬。“明明德”即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亲:通“新”,革新、自新。“亲民”即使民众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止:达到。“止于至善”意为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格:推究、探究。“格物”指探究事物的原理。
致:获得。“致知”即获得知识。
诚:使……真诚。“诚意”就是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正:使……端正。“正心”即端正自己的心思。
修:修养。“修身”指修养自身的品性。
齐:使……整齐有序。“齐家”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治:治理。“治国”即治理国家。
平:使……太平。“平天下”即使天下太平。
重点虚词:
“先齐其家”中的“其”,代词,指代自己的。
“欲治其国者”中的“其”,代词,指代自己的。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中的“其”,代词,指代那些。
“大学之道”中的“之”,助词,相当于“的”。
“在止于至善”中的“之”,代词,指代前面的“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中的“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之:
其:
特殊句式:
“未之有也”(正常语序为“未有之也”,“之”作宾语,前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正常语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于天下”作状语,后置)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正常语序为“欲治其国者,先其齐家”,“其家”作状语,后置)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常语序为“欲正其心者,先其意诚”,“其意”作状语,后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在……,在……”表判断)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此谓……也”表判断)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教师请几位同学再次逐句翻译课文,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针对翻译不准确或不流畅的地方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
(五)深入研读,理解内涵(15分钟)
提问:“大学之道”的“三纲”具体指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明确:“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这是个人修养的基础;“亲民”即使民众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强调了个人修养不仅要自我完善,还要推己及人,影响他人;“止于至善”则是要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是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三纲”层层递进,体现了儒家从个人修养到社会治理的整体思想架构。
引导学生分析“八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格物”“致知”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为“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在要求,只有意念真诚、心思端正,才能修养好自身的品性;“修身”是根本,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外在拓展,是将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家庭、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八目”从认知到实践,从个人到社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修身治国体系。
组织学生讨论:在当今社会,“大学之道”中的“三纲”“八目”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还有哪些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如在个人品德培养方面,要弘扬美德,不断自我提升;在人际关系处理上,要关爱他人,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在社会治理方面,强调道德引领和个人责任等。
示例:在个人成长中,我们要时刻以“明明德”为目标,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发扬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同时,通过“亲民”的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将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在社会发展方面,“八目”的理念提醒我们,无论是从事何种职业,都要从自身做起,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品德的修养,只有每个人都具备了良好的素质,才能实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大学之道》中“三纲”“八目”的核心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三纲”是儒家倡导的道德目标和理想境界,“八目”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它们共同构成了儒家完整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今天的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读《大学》等儒家经典,汲取其中的智慧,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七)布置作业(2分钟)
背诵并默写《大学之道》全文,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以“我看《大学之道》与现代社会”为主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认识。
五、教学资源
教材《大学之道》原文。
多媒体课件,包含作者及作品介绍、课文朗读音频、重点字词解释、相关图片和视频等资料。
制作文言字词卡片、思维导图等辅助教学工具。
六、教学板书设计
大学之道
一、“三纲”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二、“八目”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关系:“三纲”为目标,“八目”为途径,从个人修养到社会治理,层层递进,构成完整体系。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对《大学之道》的内容和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文意疏通环节,部分学生对文言字词和句式的理解还不够扎实,导致翻译时出现错误,今后应加强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在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思维不够活跃,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同时,对于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价值挖掘还可以更加深入,引导学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领略经典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