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回忆
文/王艾军
同学聚会,五十岁的我们,历经岁月磨炼,满脸沧桑。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努力着!
为了国家的繁荣,奋斗着!看看同学们,上高中的往事,浮此刻我的眼前!1985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固市高中。
固市高中建立于1922年,是原渭南县最早的中学,起初叫渭阳中学,1940年改为固市中学。当年的渭阳,是令知识分子向往的地方,被誉“东方的小莫斯科”。
当年,我怀着求知的情绪,步入校门。一座雄伟、湛新的三层教学大楼映入眼帘。这座教学大楼是当年才建成的,在渭河以北是最好,最气派的建筑。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报名以后,我将行李搬进宿舍,见到了渭河以北各乡镇的同学。今后我就要和这些素不相识的同学,一齐生活,一齐学习。其中有一个叫王继社的同学,一表人才,相貌堂堂,爱好唱歌,乐于助人。他把我和他的行李放在宿舍朝南靠窗的地方,我和他睡在一块,几天的接触,我和他成为好朋友。
我的班主任姓杜,是一个近50岁的中年男教师,衣着朴素,满脸慈祥,和蔼可亲。我到他那儿登记后,他让我坐下来,询问我家状况,考试分数,是否团员,在初中班里当过啥干部,我一五一十回答。使我惊讶的是,正式上学的第一天,杜老师在互不认识的同学面前,宣布我当班长,使我很感以外。
1985年的9月10号,是我国恢复教师节的第一年,作为对老师辛勤培育的感谢!在上学不到十天里,在这些互不相识的同学面前,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每人集资2角钱,在教师节那天,给每个代课老师买一份礼物。一者表示感谢,二者期望老师们对我们这些渴望求知的学生,陶出真心,认真负责,使我们这些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励志成才!
开学一个多月后,我和班上所有同学都混熟了。我们在一齐吃饭,讨论人生,谋划未来。当时条件很差,农村孩子在学生灶吃饭的人很少,都是星期天回家,母亲在家里,烙些锅盔,蒸些馍,准备些咸菜,辣子酱等,不易变质的蔬菜,拿到学校。几个同学坐在一齐,津津有味啃着馒头锅盔,就着咸菜,相互照顾,相互诉说着家乡土地下户后,农村的变化。晚上睡觉更是热闹,相互抬杠,相互吹牛,讨论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诗词,关心国家时政、国际形式。学校统一熄灯后,同学们还兴趣未尽,互不相让,直到查房老师一声训斥才肯作罢。
11月份,我邀请几个同学到我家做客,有王保喜、周全定、姜曾娃、焦文高。吃过饭后,我推荐同学们到渭河岸边玩去,他们高兴的答应了。渭河是渭南人的母亲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11月份,枯水季节,渭河水面很窄,清澈见底,各种水禽,大雁在河边戏水。岸边细粒沙子,柔软舒服。我们几个坐在沙堆上,向南瞧望,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自东向西横亘在秦东大地上,沟壑纵横,一片绿黄。川套中的房屋、树木、电杆、依稀可见。高原往南是连绵起伏、雄伟、,壮观的秦岭像一条巨龙,东西绵延几千米。山上云雾缭绕,美不胜收,祖国山河如此美丽!我们尽情观看着。我们想起陶渊明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情绪愉快,把平时在学校紧张的学习抛到脑后,尽情享受这人间美景!看看夕阳西下,我们几个手拉手,朗诵着毛主席的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踏着太阳的余辉,朝我家走去。
秋天,雨水太多。下雨时,体育课无法在操场训练。同学们只能待在教室里,无聊。作为班长,我就让王继社教大家唱歌,他的歌唱的特好听,音色纯正,铿锵有力,节凑感强。此刻回想起来都感觉甜美!课余时间没有可玩的事情,我就将自家的象棋拿来,有不会下的同学,我就给他们教,一时间全班都成了象棋迷,使同学们在繁重的学习之余,有了放松的事做。
夜幕降临,明月星稀。我和樊东潮漫步在学校的操场上,互谈人生、理想!我问他:“你最想干什么”?他说:“当兵是我的梦想”。我说:“好男儿就就应去当兵,但,当兵需要好的身体”。他说:“我每一天早上起床很早,坚持跑步,为的就是要一个好身体,身体棒棒的,在部队才能吃的苦。而且还要好好学习,现代化的战争需要地是有知识的军人”。之后经过他的努力,体检合格。最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藏为祖国站岗放哨!之后得知,徐利军、王继社、他们都当了兵,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对同学的付出,保家卫国。点赞!——英语老师宋绣花,那时刚从大学毕业,身材高挑,脸如桃花赛芙蓉,披肩头发,是一个美丽、漂亮很有朝气的年轻女教师。起初,我对她有意见,因为开学20多天后,她才来到学校给我们上课,不管什么原因,在学习英语上,我们落后于其他学校的同学。作为班长,我亲自找她,让她在晚自习给我班的同学补课,她爽快的答应了。随着时间的磨合与了解,她那流利的外语,开朗的性格,深深地吸引着我,之后我和她成为朋友。高二时,不知她到哪里教书去了,直到此刻,也不知她在哪里教书,我很想她!由于我的认真负责,高一期末,我被评委优秀班干部。
我们班这些来此农村的孩子,学习用心性很高,晚自习后,学校统一熄灯。总有一些同学在路灯下,老师住房的窗户下,刻苦学习。为了高考,为了改变命运,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废寝忘食的学习着!
三年的高中生活,三年的同学之情,使我终生难忘,虽然高考名落孙山,但对知识的渴求始终未减,无论在家务农,还是出外打工,我都坚持读书、写作。我没有别的爱好,唯书籍是我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王艾军,生于1969年4月1日,家住陕西省渭南市经开区龙背镇前进村七组。高中毕业,爱好诗词,耕作农田,出外打工,历尽沧桑!热爱生活,经常写作,深得乡邻喜爱!所作文章是用情、用爱来写。期望读者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