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阶段性的心得
比不负责任的评价他人以及糊里糊涂的与他人相处立并混迹于社会更难的,肯定是认识自己。这个方向的妙语警句,充斥着书籍和网络。写一点阶段性心得,以本人的年纪和见识论,只能是抛砖引玉,难免贻笑大方。
世界可以失去我,我却不能失去世界,算一个认识吧。世界这个词汇,可以换成任何词汇:换成父母可以,换成爱人可以,换成孩子可以,换成朋友可以,换成同事更可以。
认识到自己是可有可无的,是异常艰苦的过程。最残酷的是旁观车祸,一转眼,一个人消失了。而后,或有捶胸顿足,或有念念不忘,又一转眼,太阳还是照常升起,卡拉ok还在欢唱,回味悠长。
咱就是一个老百姓,就该坚决的远离海市蜃楼的理想,人到中年也无需卖萌装纯真。至于一步步的努力,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最后真的做成点什么,那是运气,是合力,是坚持,绝不是必然。
回到真实的自己,冷冷看去:自己,是懒惰的,能逃懒就想逃懒;是空想的,难免不想中奖;是贪婪的,这个那个的要是我的多好,总是挥不去的一闪念;凡此种种,是向下的惯性。自己,也是善良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是老实的,春种就有秋收;是知足的,一家人或是好朋友,健康团圆排排坐,就行啦;凡此种种,是求稳的固性。自己,更是积极的,我要努力;也是奋进的,要坚持创新;还有点包容,都不错,看正面吧;凡此种种,是向上的积极性。
凑乎活着,总要坚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吧。照顾自己的利益,可以理解。自己是复杂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到底是满足了自己的向下的惯性,还是求稳的固性,还是向上的积极性,需要定性评价清楚。过于追求向上,让自己持续亢奋、过于劳累,且无暇感知生活的美好;过于维稳,又不够精彩,满满的遗憾;一路向下,那是失败的人生。掺乎着少上多中偶尔小憩,随遇而安吧。
伟人故去,十里长街,万人哭倒。人的价值在于为他人的利益,带来什么变化。送走的、为之哭倒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再没人照顾了。自己的利益,和照顾他人的利益,怎么结合,值得思考。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是伟人,咱做不到;先人后己,难免小失望,一段段的率先表示友好,也一段段的回馈来自各方的善意,还能坚持收支平衡;损人利己,是赚利亏心,赔本的买卖不做。
人之间的交往,根本就是利益的一致、夹角或相反。找到朋友,就照顾好这些职场的、生活中的、社会上的'友谊,不贪婪交往更多求虚名,不巴结更高级求上位,算能坚守。不树立对手,更不激化矛盾,就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情,享受温馨的生活。不欺负人,是家风本分。
经历过一些事,有好事,有坏事。一个老百姓,过手的肯定是小事。茶杯里的风暴,没高度,没必须,甚至少见紧迫,就是平常人应付平常事。至于闲看历史,是看戏,不入戏就好。
坏事临头,思路放开,努力把坏事变成好事,是比较好的思维习惯。有了变化和跳脱的能力,就可以超脱些的看待正在经历的这些琐事。这一能力,急需强化。
比如说,坏事临头是交朋友的机会。即便是可以轻松应付的局面,也转身去找朋友,帮着一起应付坏事的,就继续深交,是个朴实的法子。找朋友帮着出主意,自己更稳妥的去应付,也不错。
望远镜、平光镜、显微镜,是眼的延伸,三者要均衡。10%看远处,看多了想多了就活在梦里了;10%看细微处,看多了看细了就小心眼了;80%看眼前,扎实做事,扎实交朋友,就能过好朴实的日子。
越读书,越知道自己无知,甚至无助——现在,新书的出版量也太大了,能人辈出,雷语满屏;越走路,越知道自己腿短;胡扯到对错,以咱一个老百姓的水平,不用争辩,肯定是错的。心知肚明还嘴硬是经常事,俗人一枚。满心的不情愿,挣扎着、努力着,红了脸、认了错,就是进步了一下。
感谢命运,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