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范文(精选12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1
一、组织领导
本次活动由刑警支队反电诈中心牵头,我校保卫处具体负责,学生处、校团委、二级学院共同组织。本次活动办公室设在学校保卫处。
二、活动时间
反电诈宣传从20xx年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为期一个月。
三、活动形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防范电信诈骗进校园宣传活动。
(一)我校保卫处负责建立“反诈宣传”联络员,负责与公安机关及年级辅导员、各学院班长日常联络。张贴防骗宣传海报及钱盾软件推广海报,覆盖学校图书馆、食堂、公寓和教学楼等人员密集场所。
(二)通过联络员建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微信群(内含铺导员、各班班长),由市反电诈中心向群推送防电诈宣传知识及典型案例,再由各辅导员和班长在本班微信群进行推送宣传。活动结束,作为学校反诈骗网络平台,此微信群永久保留,群内人员根据各学院情况及时更换。
(三)积极推广以手机安装防诈骗软件“钱盾”、电脑安装电脑版“钱盾”(钱盾:由阿里巴巴研发的可覆盖手机端、PC端、Pad端,专业解决用户资金安全,防信息泄露的技术平台)的形式有效降低风险,及时挽回损失。市反诈中心通过微信群及时推送最新防骗知识,也便于受理学生报案。
(四)校团委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网开展防范电诈知识宣传,形成常态化机制。市反电诈中队民警进校园举办防骗知识讲座。以校园常见案件类型提醒学生防骗,强化学生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通过本次活动让广大师生了解、掌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行为的基本形式,避免上当受骗,降低发案。
(二)活动期间,学生处、各二级学院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创新宣传方法,高效推进反诈宣传活动。
(三)为保证微信群发挥作用,辅导员、班长进群后将个人信息修改为所在学院、年级、真实姓名。任何人员不得擅自退群、擅自拉入无关人员、不得在群里发送与反电信诈骗无关的.内容。
(四)各二级学院于本月27日前将本学院辅导员、各班班长信息(姓名、性别、电话号码、微信号)整理报送至保卫处并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扫码进群。辅导员,各班班长发生人员变动时,各二级学院要及时确定新人员并向学校保卫处书面报告,以便更换责任人。
(五)辅导员、班长负责向本班微信群推送反诈知识,向市反诈中心反馈学生动态,同时配合校保卫处工作人员了解掌握各班微信群宣传情况。
(六)各辅导员、班长微信绑卡,确保能成功进群。
(七)各二级学院负责集中宣传活动的信息收集、总结、并按时报送学生处。
(八)活动期间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刑警支队、内保支队及辖区派出所的回访工作。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2
一、班会主题
预防电信诈骗
二、活动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学生。学生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而且对于大人所说的话都容易产生一种信赖和顺从的心理。因此,在面对成年人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断。所以,为了使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
三、活动过程: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四、举行时间:
20xx年5月24日
五、举行地点:
三年一班
六、主持人:
xx
七、出席人员:
三年一班全体同学
八、主要内容:
防诈骗
在中上路天虹附近等同学的她轻易相信了一位推销人员所宣称的"只要两三分钟"的调查问卷,并被领到了某写字楼的四楼。一进屋便被限制了与外界的联系并被强制性的做起了"护肤"。当"美容师"热情洋溢地介绍完她所使用的护肤品的种种好处后便要求尚美青购买,不买还不行,当尚美青拒绝并提出要离开时却发现几个身形高达的男子堵住了出去的路?就在她束手无策之时,同学一个电话打破了僵局,在同学的帮助下她"逃出"了这家"黑美容院"。同学们要引以为戒,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打着"促销打折优惠活动大酬宾"幌子的行骗人员。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同学们万万不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轻易相信这类陌生人的
1、为什么有些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容易上当受骗?
①不加选择的结交朋友;
②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
③疏于防范是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④求人办事,成事心切,从而导致上当受骗
2、发生在高校的'诈骗案件中,针对大学生有哪些常见的骗术?
①通过上网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
②假称自己发生意外,利用同学的同情心寻机诈骗;
③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损害,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
④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开学时较多);
⑤利用手机发送中奖短信进行诈骗。
3、如何预防"?
不要贪图小廉价;
提防魔术行骗;
不要轻易参加陌生人员的所谓的各类"打折促销"活动;
不要相信封建迷信观念
不要轻易相信街头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相信什么“破财消灾”的鬼话,以免骗子有机可乘,一旦防线被骗,要迅速拨打110报警
当有陌生人通过各种的方式主动献上某些殷勤火意外之财,要特别留意可能面临的是一场骗局
网上购物者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多加留心,慎防受骗
九、注意事项:
维持班级次序和纪律,不准大声喧哗;在讲述身边事例时,以自愿为主的原则,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3
活动目的: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班于20xx年9月15日开展防诈骗主题教育活动班会。
活动流程:
一、介绍此次主题班会的内容
二、观看幻灯片(有关诈骗案例、分析和提醒)
网络诈骗的'形式:
1、网络钓鱼诈骗
①中奖、顾问、对账等
②退税、投资咨询等
2、网络购物诈骗
①促销陷阱
②免费午餐
3、彩票预测陷阱
4、电信诈骗
5、包裹诈骗
6、冒充好友
7、收到诈骗信息怎么办
①信它——它就最大化
②不信它——它就最小化
③查它——它就还原(形)
④打它——它就被关闭
8、发现被骗怎么办
发现上当受骗,请立即拨打110,并保留好各种凭证。
三、本班同学讲述自己受骗或者防骗的亲身经历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并能够识别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2.学习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电信诈骗的侵害。
教学准备:
1.PPT或黑板,用于展示相关内容。
2.电信诈骗案例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3.小组活动的.材料,用于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引入电信诈骗的概念,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电信诈骗案例的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识别电信诈骗(10分钟):
通过展示PPT或黑板上的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冒充公检法机关、虚假中奖信息、冒充亲友求助等。并向学生解释这些手段的原理和特点。
3.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电信诈骗案例。让他们思考这个案例是如何进行的,受害者是如何上当受骗的。然后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思考结果。
4.防范电信诈骗(15分钟):
通过展示PPT或黑板上的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如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警惕陌生电话和短信、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等。并向学生强调保持警惕的重要性。
5.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电信诈骗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名学生扮演受害者,其他学生扮演诈骗者和旁观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的重要性。
6.总结(5分钟):
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不轻易上当受骗。
教学延伸:
1.邀请警察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更多的电信诈骗案例和防范知识。
2.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社区活动或宣传活动,向社会传播电信诈骗防范的知识和技巧。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5
班会主题:
防电信诈骗
班会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预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班会准备:
确定主持人、制作ppt
具体步骤及安排: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伴随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迅速蔓延。电信诈骗作为一种“不接触犯罪”的新型犯罪来势较猛,涉案金额大,侵害对象广,动辄骗取受害人积攒数年的“辛苦钱”、“养命钱”、“看病钱”、“防老钱”,给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
二、讲授新课
(一)、电信诈骗特点
1.作案过程不接触化。
2.作案方式信息化。
3.作案手段智能化。
4.作案地域跳跃化。
5.受害人群不特定化。
6.犯罪组织职业化。
7.犯罪活动国际化。
8.赃款流动快速化。
(二)、电信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法
1.电话类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熟人电话诈骗,破财消灾诈骗,补贴退税类诈骗,机票诈骗,冒充军人、武警订购物资诈骗。
2.短信类诈骗:中奖短信诈骗,低息贷款诈骗,引诱汇款诈骗,发送携带木马链接的内容短信诈骗。
3.网络类诈骗:利用QQ、微信冒充熟人诈骗,网络兼职刷信誉诈骗,购买基金诈骗,“网购”诈骗。
除上述常见电信诈骗手段外,还有复制手机卡诈骗、二维码诈骗、虚假婚恋网站诈骗、高薪招聘、低价购物、网络购物等其他诈骗手段。遇有上述情况,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冷静处置,坚持不轻信不明讯息、不透露个人信息、不打开网站地址、不轻易汇款转账的“四不”原则,并在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咨询或报案。让我们行动起来,警民携手,共防诈骗!
三、班会总结
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6
教案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危害;
2.培养幼儿辨别诈骗电话和信息的能力;
3.培养幼儿拒绝陌生人电话和信息的能力;
4.培养幼儿正确应对电信诈骗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讲解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危害;
2.模拟电话和信息,用于幼儿练习辨别和拒绝;
3.幼儿绘画纸和彩色笔,用于制作防诈骗宣传画。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幼儿介绍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危害,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
2.讲解(10分钟)
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解释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例如假冒公检法、中奖信息、虚假投资等。同时,告诉幼儿电信诈骗的危害,例如损失财产、泄露个人信息、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全等。
3.辨别练习(10分钟)
模拟电话和信息,让幼儿辨别真实和诈骗的信息。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询问幼儿家长的姓名、电话号码等,让幼儿判断是否是诈骗电话或信息。
4.拒绝练习(10分钟)
模拟陌生人电话和信息,让幼儿练习拒绝。引导幼儿用礼貌的方式告诉陌生人“我不认识你,不跟你说话”,并及时告知家长。
5.应对练习(10分钟)
让幼儿讨论和提出应对电信诈骗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做法,例如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不随便点击陌生链接、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等。
6.制作宣传画(15分钟)
给幼儿发放绘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制作防诈骗宣传画。鼓励幼儿用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表达自己对防电信诈骗的'理解和建议。
7.总结(5分钟)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宣传画,并让幼儿分享自己对防电信诈骗的认识和体会。总结课堂内容,并再次强调正确应对电信诈骗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家长互动:将学校宣传画收集起来,组织家长参观,并与家长分享幼儿学习的内容和成果。
2.参观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当地公安机关或电信公司,让幼儿了解电信诈骗的打击和防范工作。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在辨别、拒绝和应对电信诈骗练习中的表现和回答,评估幼儿是否掌握了防电信诈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7
教案目标:
1.了解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常见手段。
2.培养幼儿对电信诈骗的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正确应对电信诈骗的能力。
教案内容:
1.电信诈骗的概念和常见手段
a.介绍电信诈骗的定义: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电信工具进行欺骗、诈骗的行为。
b.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冒充公检法、冒充亲友、冒充银行客服等。
2.如何辨别电信诈骗
a.教导幼儿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短信等。
b.强调幼儿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c.告诉幼儿在接到可疑电话、短信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
3.正确应对电信诈骗
a.强调幼儿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尤其是要警惕陌生人索要个人信息或转账等行为。
b.介绍幼儿应该如何报警,如拨打紧急电话等。
4.游戏与活动
a.角色扮演:让幼儿分角色扮演电信诈骗案例,引导幼儿分析诈骗手段并提出应对措施。
b.画画比赛:让幼儿画出自己对电信诈骗的理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案评估:
1.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看是否能正确辨别电信诈骗手段和提出应对措施。
2.评估幼儿在画画比赛中的'作品,看是否能正确表达对电信诈骗的理解。
教案延伸:
1.与家长合作,组织家长讲座或讨论会,加强家庭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
2.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幼儿对各种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8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播放新闻短片、现场调查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重视。
2、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以及电信诈骗的套路和特点。
3、掌握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防止上当受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新闻案例的研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新闻主人翁上当的原因,培养学生总结分析的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电信诈骗的套路,提高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知能力。
3、通过情景演示,提高学生面对电信诈骗的处事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安全教育课,提升学生处事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
高中生正处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他们接受到信息的方式更为年轻化、科技化,遇到问题更希望依靠自身能力去解决。由于高中生还没有进入到社会,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相应的处理经验,很容易步入犯罪分子所设下的圈套,面对种类繁多的电信诈骗,他们更是防不胜防,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提高他们对电信诈骗的认知度,应对能力非常迫切。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信诈骗的套路和特点,掌握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最近新闻报道的多起准大学生学费被骗导致猝死或被骗后自杀等事件,激发学生研究电信诈骗的兴趣。结合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迅速蔓延的现状,给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引导学生思考电信诈骗都有哪些套路和相似的特征,学会如何去辨别真伪。
(2)进入新课
本环节主要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探究展开,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总结。
1、什么是电信诈骗。
多媒体展示一些电信诈骗的案例、图片,让同学们讨论,交流在生活中遇到电信诈骗的'例子,让同学们对电信诈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让同学们总结归纳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传播媒介,通过银行柜台、ATM机、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或其它支付手段,以非接触的方式完成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案件。其主要形式为:手机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网络诈骗。
2、电信诈骗有哪些套路和特点
(1)冒充相关人员,最终目的不离钱
(2)退款、中奖理由多,馅饼其实是陷阱
(3)发送虚假网站、植入木马链接,一点就上当
(4)网络交友,虚拟世界骗你没商量
3、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通过对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的新闻案例的研究,让学生们分析提出在犯罪分子实施电信诈骗中的一些应对措施。
问题1:如果遇到诈骗电话、信息等,如何判断对方说的真假?
问题2:涉及到公安、国税、政府、社保、银联等国家机构等人员进行电话询问时,该如何进行应对?
问题3:当涉及到金钱交易时,采取什么方式保证财产安全。
问题4: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被骗?
问题5:如果被骗要采取什么措施?
最后在问题回答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预防电信诈骗的手段。即:
不透露:不贪小利或言语诱惑,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应立即与身边亲友核实或求助110。
不轻信:不轻信不明电话或手机短信,不轻信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或危言耸听,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短信电话,不给不法分子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转账:封堵不法分子的最后一扇门,不向陌生人或不明账户汇款转账,保证自己银行卡内的资金安全。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冻结银行卡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工作。
(3)总结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智能手机、网银、手机支付等技术走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同时诈骗手段也在快速地升级,诈骗的对象也越来越广,让人防不胜防。因此,只有了解电信诈骗,才能防微杜渐,保护好自身的财产信息安全。
通过总结,呼吁大家传播预防电信安全的知识,强化学生以及周围人的安全意识。如果不幸遭遇诈骗,不要想不开,更不能伤害自己。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够续写更加辉煌的青春!
作业设计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向周围的人传授预防诈骗的经验和方法。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以及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2.学习如何保护自己不被电信诈骗。
教学内容:
1.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电信手段进行欺骗、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电信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假冒银行、公安、法院等机构进行诈骗,冒充亲友急需资金等。
2.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假冒银行或其他机构:发送假冒短信或电话,诱导受害人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
冒充亲友急需资金:发送短信或电话,冒充亲友急需资金,骗取受害人转账。
中奖诈骗:发送短信或电话,告知受害人中奖,需要先支付一定费用才能领奖。
虚假投资理财:发送短信或电话,诱导受害人进行虚假投资理财。
3.如何保护自己不被电信诈骗
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将个人信息随意告知陌生人,尤其是银行账户、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
警惕陌生电话、短信:对于陌生电话、短信要保持警惕,不轻信其中的内容,避免被骗。
不随意转账:不随意转账给陌生人,特别是冒充亲友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应先与亲友核实。
学会辨别真伪:学会辨别真伪的电话、短信,尽量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教学活动:
1.观看相关视频:播放相关的电信诈骗案例视频,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性。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并共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3.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受害人和电信诈骗者,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电信诈骗的过程和感受。
4.制作宣传海报:让学生分组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如何保护自己不被电信诈骗。
教学评估:
1.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积极程度。
2.学生的表现:评估学生制作的宣传海报的质量和内容是否准确传达了如何保护自己不被电信诈骗的.信息。
教学延伸:
1.邀请警察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邀请警察或相关专家来班级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了解。
2.组织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电信诈骗案件处理中心,让学生亲身了解电信诈骗的处理过程。
3.设计游戏活动:设计电信诈骗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辨别真伪和保护自己不被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10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常见手段和防范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提高对电信诈骗的辨别能力,并学会保护自己不被骗。
教学目标:
1.了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掌握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3.学会识别电信诈骗的特征和迹象;
4.掌握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措施;
5.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教学内容:
1.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3.识别电信诈骗的特征和迹象;
4.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措施。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基本概念和危害。
第二步: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0分钟)
向学生讲解电信诈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诈骗手段的种类和常见目标。
第三步:介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15分钟)
列举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假冒身份、虚假中奖、网络购物诈骗等,并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每种手段的特点和危害。
第四步:识别电信诈骗的特征和迹象(15分钟)
讲解学生如何识别电信诈骗的特征和迹象,如语言表达不准确、要求个人信息、威胁恐吓等。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辨别真伪信息。
第五步: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措施(15分钟)
向学生介绍预防电信诈骗的基本措施,如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链接、警惕陌生电话等。通过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不被骗。
第六步:总结和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强调学生应该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教学资源:
1.电子设备和投影仪;
2.案例分析材料;
3.角色扮演材料。
评估方法:
1.课堂讨论和提问;
2.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
3.课后作业。
拓展活动:
1.邀请警察或网络安全专家进行讲座;
2.组织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3.建立学生网络安全小组,定期分享防范经验。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和危害,提高警惕性。
2.教授学生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不参与任何形式的电信诈骗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和危害,掌握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准确识别并防范电信诈骗。
三、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电信诈骗案例和图片资料。
2.准备PPT或视频资料,用于展示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和危害。
3.准备一些模拟电信诈骗的情境,供学生讨论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你们听说过电信诈骗吗?你们知道电信诈骗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电信诈骗知识讲解(10分钟)
使用PPT或视频资料,展示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和危害。
讲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如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中奖信息诈骗、虚假求助诈骗等。
强调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如骗取钱财、泄露个人信息等。
3.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10分钟)
教授学生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电话、短信、网络等渠道中的可疑信息,如不明来源的电话号码、奇怪的短信内容、虚假的网站链接等。
教授学生如何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如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询官方网站等。
强调不轻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诱惑,不随意转账或透露个人信息。
4.模拟练习(10分钟)
创设模拟电信诈骗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和练习。
引导学生分析情境中的可疑信息,并讨论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并相互交流和分享。
5.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电信诈骗知识和防范方法。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和身边的朋友,共同防范电信诈骗。
五、作业布置
1.让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观看有关电信诈骗的宣传视频或资料,了解更多的电信诈骗手法和防范方法。
2.要求学生编写一篇关于电信诈骗的感想或日记,记录自己的学习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
1.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分析他们对电信诈骗知识的掌握情况。
3.针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次教学。
电信诈骗安全教育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提高防范意识。
2.学会识别电信诈骗,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防骗技巧。
3.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电信诈骗的发生。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的电信诈骗案例资料。
2.准备PPT或教学视频,用于展示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和案例。
3.准备一些模拟电信诈骗的场景,供学生角色扮演和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讲述一个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引导学生讨论电信诈骗的危害和后果,从而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电信诈骗安全教育。
二、讲授新课
1.介绍电信诈骗的概念和特点
定义电信诈骗: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通信工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信息,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介绍电信诈骗的.特点:非接触性、信息化、智能化、地域跳跃化、受害人群不特定化等。
2.讲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
电话类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熟人电话诈骗、破财消灾诈骗、补贴退税类诈骗、机票诈骗等。
网络类诈骗:钓鱼网站诈骗、虚假投资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网络游戏诈骗等。
短信类诈骗:中奖诈骗、银行卡异常诈骗、冒充亲友求助诈骗等。
3.展示电信诈骗案例
通过PPT或教学视频展示一些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和后果。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诈骗手法和受害人的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三、互动环节
1.角色扮演:模拟电信诈骗场景,让学生扮演受害人和诈骗者,体验电信诈骗的过程,并讨论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
2.防骗技巧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一些实用的防骗技巧,如不轻信陌生电话、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转账等。
四、总结与反思
1.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强调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容易被骗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3.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防骗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效果评估:
1.通过课后小测验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防范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防骗技巧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扩大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