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

教案 时间:2024-12-07 13:16:17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投稿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己实践,让他们知道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

  2、让学生熟知自己要遵守的有关交通法规。

  3、教育学生要从小服从交警的指挥,注意交通安全。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自己实践,让他们知道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

  2、让学生熟知自己要遵守的有关交通法规。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要从小服从交警的指挥,注意交通安全。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活动内容

  二、交流,介绍搜集到的交通标志。

  三、讨论,中学生该遵守的交通规则。

  四、服从交警的指挥,尊重交警的劳动。

  五、活动延续。

  六、总结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活动内容

  1、同学们,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句话:“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那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

  3、小结:是啊!这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出门时,时刻不能忘了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平安、愉快。

  二、交流,介绍搜集到的交通标志。

  1、出门在外,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保证道路的畅通,我们除了要服从交警的指挥,还要遵从永不下岗的“交通警”的规定。

  2、同学们,永不下岗的“交通警”指什么?

  (各种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

  3、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就是交通信号,它指示车辆什么时候可以通行,可以转弯;什么时候不可以通行,不可以转弯。

  4、同学们,你们在活动观察时,发现哪些地方有怎样的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呢?在这些地方,为什么要用这些信号规定人们怎样做呢?不按这样的规定做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

  5、学生交流。

  例:①在各个十字路口,有红绿灯信号。

  ②在各个学校门口,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和减速标志。

  ③在各个大商场、影院等的'门口,会有停车标志。

  6、如果人们不按这样的规定做,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呢?小组交流汇报。

  三、讨论,中学生该遵守的交通规则。

  1、交通安全是人人要注意的。我们中学生年龄小,如果上街不遵守交通规则,遇到了紧急情况更会不知所措,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我们一定要切记安全第一,规则第一。

  2、我们学生主要要遵守以下交通规则:

  ①不闯红灯。

  ②不在马路上奔跑,打闹。

  ③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

  小结:同学们都非常有水平,编的儿歌文通句顺,朗朗上口。这些交通规则,一定也牢记心中了。

  四、服从交警的指挥,尊重交警的劳动。

  不管是在刺骨的寒风中,还是在炎炎的烈日下,交警叔叔都坚守岗位维持交通秩序,保障车辆,行人的安全,畅通。他们的工作是多么辛苦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辛勤劳动,服从交警的指挥。

  五、活动延续。

  为了巩固我们今天的活动成果,请同学们在课后自由组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以今天课上获取的知识为主要内容,出一张安全小报。

  六、总结

  今天的课,同学们交流了很多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说明大家在课外都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所以掌握到了许多书面上没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实践是非常有帮助的。今后,我们还要坚持这样做,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更愉快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2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部分法律法规。

  2、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

  3、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增强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活动准备:

  查阅《中小学生自己保护必读》,《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通用读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是学生,每天都要上学、教学、每天都要与它人接触,我们只有法律意识,知道用法维护自己尊严他人的权利,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平平安安的回家。如果我们不懂法我们也可能会被他们骗了。为此我们必须懂得一些简单的法律法规。这次班会我们主要来学习了解一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法律?(学生自由回答,如果不知道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相关法律题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和生效的时间?

  2、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

  3、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范围是什么?

  4、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那些原则?

  5、什么是未成年人?

  6、《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方面做了那些规定?

  7、《未法》对父母不履行法定职责作了那些规定?

  8、《未法》对未成年人招用有那些规定?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公布和实行的时间?

  10、《教育法》共有多少条多少章?

  11、义条教育法是何时分布和施行的?

  12、对违反《义务教育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三、用法律

  通过刚才的知识学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善于动脑,积极思考,不仅懂得了法律对我们每个的`意义,而且掌握了许多法律常识,谁能把身边发生的事情讲或表演出来?

  1、生将自己课前准备的小品或故事或事例表演出来。

  2、同学们分析其中的违法行为。

  3、刚才同学们表达的特别精彩!生活中你还发现身边的违法行为?

  4、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今后打算怎么做?下面我采访几个同学,说一说你自己的看法。

  四、活动总结

  法律像眼睛时刻伴我行,安全像耳朵把我来提醒,让我们提高自己保护意识,通过这次班会,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法律法规的意义,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律永远与你相随,让幸福快乐永远与你相伴!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3

  一、活动主题

  道德规范教育、遵纪守法教育

  二、活动目的

  1、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2、教育学生做一个有法律意识有责任感的的新青年。

  三、活动记录:

  1、班主任发言、班长主持

  提到法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章程”,我们都要以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它。我们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期间,对很多事情并不完全了解,一不小心便容易误入歧途,所以我们要从今天起,告别不良习惯。了解很少,便会轻信他们的花言巧语,无止境地陷下去。

  班长: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知法、守法、用法呢?现在我们先看知法。

  我们都学过了许多的法律知识,知法就不能知法犯法,必须是知法守法。看下面的例子:多媒体播放案例

  班主任:看来我们要想真正的在社会上立足,运用法律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显然是不行的。

  1我们要做到知法的的同时,还必须会做到守法,知法是前提,守法是关键。我们该怎样守法呢?

  班长:为什么要守法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违法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违反广义的法,还狭义上的法,谁违反了谁就得承担责任。刚才举了晚上放学要及时回家的例子,如果你违反了它,第一天晚上放学没按时回来,可能父母要责怪一通,若第二天到吃晚饭了你还没回来,说不定得挨揍,这就是你违反家法应付出的代价。

  班主任:如何守法?要守法,必须学法、知法、懂法,这个不要我多讲,同学们都能理解。我要重点强调的是:守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守法必须先学做人。人与人之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应该和睦相处,哪怕是陌生人,更不要说是同学了。

  其次,守法必须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这样想,我们从小要培养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进办公办室要先敲门或喊报告,待老师允许后再进来,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敲敲门不是大事,还有平时的生活举止,待人接物等都是小事,但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休养和素质。

  第三,守法要从小做起。守法,要从小做起。有这样一句话:

  2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候拿人家一根稻草,大时牵人一头牛。

  作为学生,从开始上小学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脱离父母构筑的温暖的家,去独自面对世界了。我们这个年龄阶段是很容易被犯罪分子侵害;还有交通事故、溺水等意外伤害也多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作为家长和老师还有一个担心就是孩子在外惹是生非或跟着别人学坏,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是强烈的,但是非观念却十分淡薄。当欲望和约束力发生冲突时不少青少年便控制不住自己。比如说打游戏机和写作业发生冲突时,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往往不做作业,更为甚者,有的学生迷上网吧,甚至旷课、逃学。

  主持班长:是的.,我们知法、守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法。现在我们同学自由发言,生活中你要怎样做?

  2、同学们自由发言,谈谈生活中你是怎样做的?

  班主任总结:我们都已经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所以除有法律意识外,还必须有责任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学习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感忘忧国”的思想,才能不负国家的重托,人民的希望。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②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从中启迪学生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

  ②结合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感悟到法律不仅对我们约束作用,法律更对我们有保护作用。法律是我们的守护神,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从而尊重法律,真正爱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观念。

  ②感受法律的作用,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难点: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谈话,分析法,总结法

  教学准备

  课本,相关资料,网上查阅的资料。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第七课的引言并分析:

  有一位父亲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他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结果,他因滥用监护权而被依法剥夺了监护权。

  有一位中学生,酷爱计算机编程,一天,他正在为自己的不正当行为沾沾自喜时,警察却把他带走了。

  问:这两个案例中的主人为什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呢?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同学们,这两个案例中的主人之所以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给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危害。所以,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在日常生活中,这类的事例并不少见。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法律面前人人都平等的。我们大家都应该自觉地学法,爱法,用法,护法。

  那么,什么是法律呢?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些什么不同呢?我们的生活能不能没有法律呢?这就是本课所要讨论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我们身边的规则

  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如果没有行为的规则,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比如说:我们坐公共汽车,先下后上就是一种乘车规则。

  现在,在城市里出现的无人售票公交车,前门上,后门下也是一种乘车规则。

  在公共食堂就餐,排队也是一种规则。

  不同项目的体育竞赛,有不同的规则。

  同学们说一说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同的规则?

  同学们的答案是对的,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归纳起来,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三种类型:

  ⒈道德

  2.纪律、规章

  3.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道德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是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教师归纳分析:请同学们填写课本86页中的表格……

  教师引导过渡:同学们通过这一表格的填写,我们可以看出来,社会道德,纪律规章和国家法律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但是,它们有各有各的特征。那么,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些什么不同呢?

  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之处: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道德则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纪律规章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制定的。

  2.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而道德则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和维护的,纪律规章则是依靠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来维持和维护的。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而道德则是因为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而异;而纪律规章则只要求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成员或者在一定的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

  2.生活离不开法律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活动一:看漫画分析问题

  看教材的86页漫画,要求学生合作讨论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不堪设想的。我国法律作为人们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它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引导:那么,对于我们的权利和义务,你知道多少呢?

  同学们看教材87页的相关链接。

  (二)法律的保护作用

  1.我们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2.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三、课堂总结

  社会生活需要各种规则,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四、巩固练习

  选择题

  关于法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B.法律依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5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职业道德的内容;理解为什么要在职业活动中遵守职业道德。

  (2)运用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增强践行职业道德的意识;对职业生活中各种腐败现象有正确的认识。

  (3)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懂得爱岗敬业的意义,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意识;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体会“我奉献,我快乐”的真谛;培养诚实、守信、公道的品质,树立讲诚信的作风。

  2、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索或查阅报刊,收集有关职业道德的案例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阐述法、讨论法。

  3、教学重难点

  职业与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4、教学设计

  4.1案例导入

  镜头一:一位医生走上救治“非典”病人岗位前,平静地对满含泪水送别的妻子说:“我是医生,这是我的职责。”

  镜头二:某旅行团乘坐的旅游车不慎与超速改道的货车迎面相撞。当火速赶来的救援人员准备将坐在前排的导游小文抢救出来时,小文急切的说:“我是导游,后面都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

  提问:上述医生和导游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发言。

  教师总结: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和不同的行为准则。职业活动中,我们应当遵循的这些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就是职业道德。

  4.2教学过程:第二单元、第四课——恪守职业道德

  4.2.1我爱岗,我敬业

  (1)职业道德——职业的灵魂

  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是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是我们职业成功的保证。

  案例:对于职业道德,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职业道德是大道理,我是小人物,因此职业道德对我没用。

  观点二:职业道德是一纸空文,社会上很多违背职业道德的人生意很火,所以谁遵守谁吃亏。

  观点三:违背职业道德而获得的利益只是短暂的,遵守职业道德而获得的利益才是长期的、永久的。

  提问:对于职业道德的'看法还有哪些?你是如何看待上述观点的?

  学生活动:让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职业谈谈自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教师总结:分析观点一和观点二错误的原因,说明观点三正确的理由。

  职业道德的作用: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效保证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维护和提高企业的信誉,促进行业的发展;规范整个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

  (2)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敬业。

  案例:

  镜头一: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在信中告诫儿子:“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快乐,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镜头二:职校生小李上课没精神,认为就业前途渺茫,将来只能从事环境艰苦、繁重劳累或地点偏僻、工作单调,技术性低甚至有危险性的工作,因此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混日子。

  提问:你赞同洛克菲勒的“天堂”和“地狱”之说吗?你怎么看?小李的想法和做法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能否热爱自己的职业,关键在于培养自己对职业的兴趣。有兴趣就容易产生爱的感情,会工作积极,勤奋努力,改造质量高。没有兴趣就谈不上爱,会工作消极,情绪低落,办事拖拉。

  爱岗敬业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乐业、勤业、精业。做到乐业、勤业、精业,我们就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取得更大的成绩,从中获得工作的乐趣;就会因尽到对社会的责任而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扬。

  4.2.2我诚信,我公道

  (1)恪守职业道德的重点——我诚信

  什么是诚信?

  职业道德中的诚信,强调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为什么要讲诚信?

  案例:一些不法从业者为了谋取暴利,不惜以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制造劣质食品。例如,不含蛋白质的劣质奶粉、含有苏丹红的辣椒酱、残留孔雀石绿的水产品,以及西瓜“膨大剂”、饮料中的“塑化剂”等等。类似事件一次又一次拉响食品安全的警报。

  提问:这一次次食品安全警报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其他不诚信的现象进行交流。

  教师总结:常言道,诚实是为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先。如果不讲诚信,会让人的良心变坏,失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假冒伪劣盛行,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我们做诚信的人,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有益与社会的人、受欢迎的人。我们在职业活动中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要诚实;要有信用,讲信誉;要忠诚所属企业;要维护企业信誉;要保守企业秘密。

  如何做到诚信?诚信要求我们遵守国家法律、符合社会道德要求;诚信是要把企业利益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但是企业利益不能高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诚实守信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是各行各业树立良好信誉的根本。企业的信誉体现了社会承认,体现了企业的社会价值,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

  (2)恪守职业道德的较高要求——我公道

  什么是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又一准则。公道就是处理事情坚持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办事公道强调职业活动应遵从公平和公正原则,它是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的起码保障。

  案例:

  观点一:在工作中关照亲友乃人之常情,与办事公道要求不矛盾。

  观点二:办事公道是对有权人而言的,我们基层从业者不存在这一问题。

  提问:你如何看待上面两种观点?

  学生活动:分组辩论,允许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做适当引导。

  教师总结:通过观点一,我们知道了办事公道就是处理事情坚持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照顾亲友显然是有违办事公道的原则的;通过观点二,我们懂得了无论是掌握一定权力的人还是普通职业人,工作中都涉及公道的问题,它不是有权人的专利。

  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公平公正;不计个人得失,不屈从各种势力;要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

  办事公道的重要意义:对企业而言:办事公道,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凝聚力,增强团队协作的合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个人而言:个人具有办事公道的良好职业道德,能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最终为企业赢得较好的信誉,使企业发展壮大。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和不同的行为准则。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努力追求做职业道德高尚的人,做对社会有益、受人尊敬的人。这是我们职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课后作业:

  (a)谈谈你对“今天不爱岗,明天就下岗;今天不敬业,明天就失业”这句话的认识。

  (b)综合所学专业,讨论该专业对应的职业该如何爱岗敬业。

  4.3教学反思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二年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将走上工作岗位,所以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课教学中运用了讲授法、案例探讨法、讨论法。在教学中利用一些生动典型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中掌握课本知识,并能学以致用。让学生认识到,无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认真勇敢地承担责任,恪守职业道德,“干一行,爱一行”,就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会获得尊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6

  教学目标:

  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养成遵守职业礼仪的习惯。

  教学重点:

  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从点滴做起,做讲文明懂礼仪的人;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

  教学难点:

  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做讲文明懂礼仪的人。

  教学方法:

  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设计导入

  由两个反面案例和一个正面案例来引入,说明职业礼仪的重要性。

  1、一位老年顾客到商场去买鞋,因看不清标签上的定价,便问售货员:“请问,这双鞋多少钱?”售货员看了她一眼,张口就说:“好几百呢!”话外音含有“你买得起吗”的意思,这位老年顾客大为不悦,本来想买也不买了。

  2、某市的一家银行,一天上午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先生推门而入。老先生带来了一麻袋破破烂烂的纸币和硬币,要求存款。接待这位老先生的是一位新来的银行员工,他不但没有很好地接待这位老先生,反而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这里很忙,你就别给我们添乱了……”老先生立即掉头离去。事后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准备来本市投资的,他想找一家信得过的银行来开展自己的金融业务,但是……

  3、一天,某商场男装裤子区来了一位老大爷,营业员小夏热情地接待了他。当得知大爷想看一看裤子的时候,小夏便拿来了凳子,先让大爷坐下,然后又将适合大爷的裤子一一拿到大爷面前,让大爷挑选,并帮助大爷一一试穿。刚开始,大爷只是笑着试穿,并没有表示要购买,但是小夏自始自终都保持微笑,耐心、详细的回答大爷的每一个问题。在试过十几条裤子后,大爷问:“姑娘,我穿的这么破旧,身上又很脏,你却还是这么热情的对我,你就不怕我买不起吗?”小夏听后,笑着对大爷说:“我不怕,只要是来商场的顾客,我都会一样地对待,因为,让顾客满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您买不买都没关系的!”大爷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并起身指着两条刚刚试过的200多元的裤子说:“姑娘,这两条裤子我买了,帮我开票吧!我去过很多地方,但只有你们的服务最让我满意,你非但没有因为我的穿着破旧而瞧不起我,还对我像对家人一样,让我心里很温暖,以后,我买东西一定还来这里,一定还找你!”

  教学过程

  一、职业礼仪塑形象

  (一)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材料一:一位商场优秀服务员,在实践中总结接待顾客从语言上要做到“五声”:宾客到来有问候声,遇到宾客有招呼声,得到协助有致谢声,麻烦宾客有致歉声,宾客离开有道别声。

  禁忌“四语”:不尊重宾客的蔑视语,缺乏耐心的烦躁语,自以为是的否定语,刁难他人的斗气语。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之一:仪容端正、语言文明。

  材料二:2008年1月,持续的冻雨把美丽的雪花演变成了一场惊天大灾。担负长沙1/4供电任务的华沙线,覆冰超过了承载极限的两倍。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所在的302队的18名抢修队员,奉命前往望城县抢险。他们三人一组,负责43号铁塔的除冰任务。此时,塔上覆冰已超过50毫米。这厚厚的冰层在示警:铁塔随时可能垮塌。三个男子汉,谁也没有多说一句话,谁也没有迟疑一丁点,坚定地冲了上去。下午1点,灾难突然降临。43号铁塔顷刻间被电线拉垮、折断。锋利的角铁截断了系在周景华身上的保险绳和安全带,他从高空重重地摔下,当场牺牲。还在塔上敲冰的罗海文、罗长明受到铁塔的猛烈撞击,身体悬在寒风凛冽的半空中,不停摇摆……由于路途太远,伤势太重,罗海文、罗长明因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之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职业礼仪的概念:是指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员,在因为工作需要的人际交往中,应遵守的自尊与敬人的行为规范。它包括求职面试礼仪、社会服务礼仪、职业场所礼仪、商务活动礼仪等。

  职业道德的概念: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其中包括了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和准则。

  (二)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

  材料:有位商人有一批订单,先后去几家规模不等的公司考察。这几家公司的产品在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不相上下。最后商人选择了其中规模较小的一家公司。有人问他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商人回答:“是接待人员”。原来其余几家公司的接待人员不是忙乱中出了差错,就是事先未仔细复核飞机到达时间,未去机场迎接。还有的接待人员衣着邋遢,接待时频频失礼。只有这家小公司的接待人员准时到达机场,穿着干净挺括,在整个接待过程中始终彬彬有礼。商人说:“通过这位训练有素的接待人员可以看出,这个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一定非常高,管理也一定非常好,工作效率一定会令我满意的。”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敬业作为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奉献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敬业奉献是职业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通过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的实际来加深讲解。

  (三)职业礼仪的作用

  材料一:小张的求职故事:面试接近尾声,一位副总经理走进面试的房间,他打量着小张和同来应聘的同学小孙、小邓,说:“我在你们学校召开的供需见面会上好像见过你们,你们担任服务、引导工作吧?”小孙赶紧把握机会和这位副总经理套近乎,小张和小邓对视了一眼,我们都表示他似乎认错人了。而后来上班后,人事总监告诉我们那次供需见面会公司没有派人参加。

  材料二:销售是个竞争性很强的工作,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指标要完成,小张有压力,也担心自己落在其他同事后面。师傅看出了小张的担忧,给小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甲乙两位办事员被派出去办事,他们各自带着一包行李出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将二人的行走速度减缓了,他们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其中一人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件行李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件行李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许多,这样两个人一人挑一段路,既互相增进了感情,又加快了行走的速度。

  材料三:经过一年的工作,小张对拜访客户也有了一些经验。在拜访客户前,小张总是以打电话的方式先和客户约定拜访的时间。打完电话,她拿出卡片,上面记载着客户的姓名、职业、地址、电话号码等资料以及资料的来源。在拜访客户前,小张一定要先弄清客户的姓名。例如,想拜访某公司的副总,但不知道他的姓名,小张会打电话到该公司,向总机人员或公关人员请教副总的姓名。知道了姓名后,小张才进行下一步的推销活动……

  引导同学分析案例,同学讨论,老师总结:

  1、讲究职业礼仪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2、讲究职业礼仪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

  3、讲究职业礼仪,能有效地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有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效益的提高。二职业礼仪展风采

  (一)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

  1、要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学习职业礼仪必须打破“自我中心”的意识,增强社会和集体意识。

  材料:2010年7月29日,江西的游客梁小姐在海南参加了一个由北京、广东等地的27名游客组成的散客团,由海南金沃德旅行社导游肖某带队。旅行过程中,肖某都是在想方设法地带游客进购物店,或者增加自费景点。当部分团员不想额外消费时,肖某就进行“训话”,用威胁性语言逼迫游客消费。事发之后,海南金沃德旅行社负责人胡先生表示:“经过旅行社开会讨论,决定将该导游开除,并且旅行社将永不录用此人。”

  海南省旅游委日前也已对导游肖某做出处罚决定:吊销其导游资格,永不录用。

  材料二:国内某家专门接待外国游客的旅行社,有一次准备在接待来华的意大利游客时送每人一件小礼品。于是,该旅行社订购制作了一批纯丝手帕,是杭州制作的,还是名厂名产,每个手帕上绣着花草图案,十分美观大方。手帕装在特制的纸盒内,盒上又有旅行社社徽,显得是很像样的小礼品。中国丝织品闻名于世,料想会受到客人的喜欢。旅游接待人员带着盒装的纯丝手帕,到机场迎接来自意大利的游客。欢迎词致得热情、得体。在车上他代表旅行社赠送给每位游客两盒包装甚好的手帕,作为礼品。

  没想到车上一片哗然,议论纷纷,游客显出很不高兴的样子。特别是一位夫人,大声叫喊,表现极为气愤,还有些伤感。旅游接待人员心慌了,好心好意送人家礼物,不但得不到感谢,还出现这般景象。中国人总以为送礼人不怪,这些外国人为什么怪起来了?

  材料分析:在意大利和西方一些国家有这样的习俗:亲朋好友相聚一段时间告别时才送手帕,取意为“擦掉惜别的眼泪”。在本案例中,意大利游客兴冲冲地刚刚踏上盼望已久的中国大地,准备开始愉快的旅行,你就让人家“擦掉离别的眼泪”,人家当然不高兴,就要议论纷纷。那位大声叫喊而又气愤的夫人,是因为她所得到的手帕上面还绣着菊花图案。菊花在中国是高雅的花卉,但在意大利则是祭奠亡灵的。人家怎不愤怒呢?本案例告诉我们:旅游接待与交际场合,要了解并尊重外国人的风俗习惯,这样做既对他们表示尊重,也不失礼节。

  2、要处理好工作单位内外部关系

  一、对内尊重同事和领导,合作有爱

  二、对外加强联络,礼貌待人,讲究诚信。

  (二)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一个人的良好形象,是通过文明的言行体现出来的;文明的言行也折射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有礼仪的好习惯。

  1、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

  礼仪与修养的关系:修养既是指人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功夫。礼仪是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良好的个人形象来自与他的内在修养,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修养。

  2、做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播者

  通过漫画表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分析,图片所显示的行为违背了什么礼仪规范,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3、做文明礼仪活动的实践者。

  对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艺术修养的外在表现;

  对社会而言,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反映。

  文明礼仪重在实践,从点滴做起。

  我们要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从文明学习、文明生活、文明集会、文明着装做起,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等文明行为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文明礼仪修养。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7

  一、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三、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四、教学重点

  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五、教学方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

  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生3:不赞同,因为这位父亲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

  (二)新课新学: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

  第一框走进法律(板书)

  活动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

  教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

  学生:第一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用尺子和圆规画得。

  教师: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86页上的漫画,并讨论:①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③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

  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像右图一样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

  教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学生: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

  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活动二、齐心协力

  教师: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1:在学校自觉遵守班规校纪,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2: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抱小孩的妇女或老人让座。

  学生3:遵守交通法规,不攀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

  学生4:如果没有规则的话,每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教师:由此可见,规则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

  活动三:分门别类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

  学生1: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道德要求。

  学生2: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是属于纪律要求。

  学生3: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是法律要求。

  教师:道德、纪律、法律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请大家举例说明。

  学生1: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学生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教师:那么,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著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教师:因而我们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1:第一幅图说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学生2:第二幅图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学生3.:第三幅图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活动四:规则比拼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格。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法律、纪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

  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五:看“小郑”谈法律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么?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

  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1:舞迷夫妇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他人的生活,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法了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学生2.:执法部门依照我国有关法律阻止了他们侵权行为。

  学生3: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我们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事错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4:它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

  教师:《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欧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师:请大家思考,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说明了我国法律有什么作用?

  学生: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束了舞迷夫妇的错误行为,最终保护了小郑的合法权益。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

  活动六、集体智慧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中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1)小叶和小静为什么能够如愿以偿?

  (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如何?

  (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学生1:因为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所以小叶和小静的合法权益才可以得以实现。

  学生2: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他们二人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学生3: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

  七、板书设计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走进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文章

  八、教学反思

  本堂课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由于从教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准备不够充分,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谈一下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学生展示的声音洪亮,姿态自然。可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2.学生能及时给予小组评价,是每组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

  3.教师能对重点内容及时进行考查、追问。在讲完第五题法律的三个特征后,能出示两个材料,判断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

  4.及时板书,使本节课的知识点清晰,一目了然。

  但同时,更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1.教师讲课没有激情,语调平淡。

  2.板书由于着急,写得有点乱。

  3.学生在举例子时,有不恰当的(吃饺子),教师没有及时进行指导。

  4.在讲第三个问题“身边的规则”时,说得少,应多启发学生多讲一些。

  5.另外,学生的评价,应制定一个详细的评分标准。

  6.没有形成书写副板书的习惯,其实在课堂中把学生的一些回答记载下来。然后用于后面的教学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是最最贴近学生实际的体现。如在给规则分类时,让学生从大家所感受到的规则中来提炼出道德、纪律、法律三类规则。

  7.对于法律的强制性,应予以讲解,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正确把握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在重难点知识突破上应再下功夫。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8

  一、本教学设计意图: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2、能力目标:

  ①逐步形成按照社会要求规范约束自己活动的能力。

  ②逐步形成明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2、难点:生活离不开规则

  三、教学方法:

  互动式、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根据标内容精选与我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的规则、规矩,制作。

  2、学生准备:看教材、预习本内容。

  六、本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一是针对同学们对“规矩”“法律”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有模糊认识,只看到“规矩”和“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认识“规矩”和“法律”也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二是,青少年学生情绪容易波动,做事易冲动的特点。

  2、解读程的依据:

  “成长中的我”中“学法用法”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学会懂得规矩、规则,自觉约束自己。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1、问题调查导入:(设置六个问题)

  ①去别人家做客,你知道有哪些规矩吗?

  ②你不管什么情况都能按秩序就餐吗?

  ③上学时你遇到红灯时会自觉停下等待吗?

  ④假如你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怎样处理?

  ⑤平时你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反省吗?

  ⑥你会有意识地看一些有修身养性的书吗?

  引出:

  我们身边的规则

  1、什么是规则

  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

  2、规则的作用:

  出示: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一场足球比赛中,一位队员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动作:他跳起用手接住队友的传球,直奔对方球门,把球扔了进去。双方对这个进球是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则可依。后,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英国足协制定了“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规则,并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

  议一议:

  1、为什么会制定“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规则。

  2、假如没有裁判执法,赛场上会出现什么场面?假如裁判执法不公正,会出现什么结果?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教师总结、过渡:保安的行为是侵犯小华权利的表现。我如果是小华的朋友,可以告诉他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引出课题《善用法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一)依法维权

  活动一: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结果

  (学生阅读教材P5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什么村民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你从这两则事例中明白了什么?

  教师讲述:

  王某纠集他人将打伤自己弟弟的李某打成重伤,违反了法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村民们依照法律规定同村干部论理、论法,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由此可以看出,非法维权受惩罚,依法维权终受益。

  教师总结:

  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二:法律救助帮维权

  (学生阅读教材P58—59“阅读感悟”)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10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触目惊心的数据: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

  (一)18周岁以下均为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首先应当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而知道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当寻求哪些保护。

  (二)14至16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6周岁:完全行为能力人。《刑法》规定16周岁为刑事责任年龄;《治安管理罚法》(修改前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1条规定14周岁为治安处罚年龄,也就是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自己的违法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名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的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以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三)、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不成熟和不稳定的,也是最容易给他人造成伤害的群体,应由本人及其监护人共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伤害的,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五)、《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12周岁以上方能骑自行车上路,18周岁至60周岁允许驾驶机动车辆《小客可至70周岁》

  《通路交通安全法》于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五次会议通过,第六条第四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1、学生乘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①头部、手不要伸出车窗外;

  ②上、下车不要拥挤;

  ③不要强行搭乘机动车;

  ④乘车时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⑥坐在前排的人不要与司机聊天,影响司机安全驾驶……

  2、学生行走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①靠右侧靠边行走;

  ②在公路上不要追跑、玩游戏、打球等;

  ③横穿公路时,要前后观看清楚后,确保安全通行,有横行斑马线或天桥的地方,要走斑观线或天桥,不要闯红灯!

  ④不要向过往车辆抛杂物……

  3.师总结: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合作交流:

  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中度不良行为: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十)吸烟、酗酒。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喝酒,干坏事。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四、自我预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携带管制刀具: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强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携带,因其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携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讲文明礼貌,待人恭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尚。要求我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抛弃动辄动手打人,出口骂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不良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从小染着了打架、怒骂别人的不良行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偷窃、故意损坏财物(一)偷窃

  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青少年中有的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欢贪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皮开始,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任何事物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句老话叫做贼偷菜起,任其发展就会演变成盗窃。

  案例1(小偷小摸导致犯罪)

  2001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一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到2002年底,失窃案件多达几十起,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26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自2001年3月至12月间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女性一名。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办案干警没有像往常破案后的欣喜,心情反而变得沉重起来。警方查明,26个孩子中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作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罚的犯罪恐惧心理一次次减弱,认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渐渐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发展到每月偷几次,有的几乎天天作案。有些14岁的少年曾公开宣称:“我还能偷2年”,13岁的少年不甘示弱:“我还能偷3年,比你多一年”。

  故意损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的故意损坏财物,多出于报复的动机,你对我不义那我就将你的财物损坏,使你生活不好或叫你破破财等。青少年中多出于嫉妒或寻找刺激,而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损坏。这种行为既损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11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法律伴我成长”主题队会,使学生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日常生活中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法的小学生。

  活动形式:

  班会形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国家法律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人人都在法律的保护下生活、学习和工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厂、学校、商店要正常地进行工作,就要有各种规章制度,我们的国家要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就要制定法律。今天我们的班会课,看一看同学们是否知法、懂法,看看同学们会不会在实际情况中,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我们的主题是“法律伴我成长”。

  二、法规考验

  1、同学们,你能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吗?(《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法法律知识竞答赛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B)A、未满16周岁的我国公民B、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C、未满20周岁的我国公民D、未满22周岁的我国公民

  (2)有的家长规定,儿子可以上学,女儿不给读书,帮做家务。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A)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3)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需要法律给予(A)A、特殊保护B、特殊关注C、特殊照顾D、特殊援助

  3、用法律的武器来解决身边的事情(1)如何防范被拐骗、绑架?

  1、尽量避免与陌生人打交道。

  2、不要轻信熟人(包括亲戚)。

  3、不炫耀不露富不谈论家庭情况。

  4、注意把自己融入到集体当中。

  5、寻求帮助时要找可靠的人。

  6、有异样情况及时向家长老师汇报。(2)受到坏孩子欺负怎么办?

  1、勇敢面对现实不怯懦不胆颤。

  2、惹不起躲得起。

  4、设法告诉对方家长或老师。

  5、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保护。(3)遭遇歹徒千万要智斗

  1、巧妙、及时报警。

  2、设法逃跑甩掉歹徒。

  3、尽量避免直接与歹徒搏斗。

  4、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4)远离毒品

  1、主动接受防毒教育。

  2、不能好奇以身试毒。

  3、不与吸毒的人接触。

  4、坚决抵制一切毒品的.侵害。

  三、活动总结

  通过此次“法律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同学们对法律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知法、懂法,做一个合法的小公民。

  我们小学生在校外怎样做到遵纪守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教会同学们一些交通安全常识。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翻公路两边的护栏,不在公路、铁路边玩耍,不挪动、损坏交通安全标志,不在公路上滑旱冰、参加公共活动要遵守秩序,不能拥挤等,让同学们从小树立安全意识,珍惜生命。

  2、请同学们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经常给同学们一些社会公德常识和公共生活、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如乘车船买票要排队,在电影院、图书馆、医院不能高声喧哗,乘公交车要先下后上,不拥挤,要给老人、孕妇、残疾人让座,在公园、旅游景点,不能乱写乱画,不能乱扔垃圾等等,帮助同学们从小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

  3、通过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社会生活。如观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社会与法、绿色空间、新闻联播等节目,通过媒体报道社会上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道和违法乱纪、违背社会公德的正反例子,使同学接受到遵纪守法的教育,这类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故事,能直接感染我们,使我们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撼。

  4、请每一位家长以身作则,用遵纪守法好公民的形象,影响自己的孩子,如自觉遵纪守法,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遵守公共秩序,平时不讲消极落后的话,乐于助人、搞好邻里关系等,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好榜样,孩子就会在良好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5、告诫同学们远离网吧,要在家长的引导下、督导下、健康文明上网,不能自己进网吧玩游戏,更不能因上网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

  6、我们与父母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我们从小亲身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

  7、不能随便乱用零花钱,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奠基阶段,从小养成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今天的好孩子,好学生,明天走向社会,就会成为好青年,好公民。我们从小懂得勤劳节俭,艰苦奋斗,长大以后,就不会忘掉劳动人民的本色,不会丢掉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这是每位做父母所期待的,也是我们整个社会所期待的。祝愿我们每一位小学生将来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12

  教育目的:

  1、教育队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全身心投入到“蒲公英行动”的交通活动中去,为建设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作贡献。

  2、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生命的宝贵,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

  活动准备

  以小队为单位排练节目

  活动过程:

  一、队会前的各项仪式略。

  二、中队长发言:交通安全,一个永恒的话题。交通安全,一个涉及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愿法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安全伴随我们快乐的成长。下面我宣布《法律在我心中,安全伴我成长》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以文艺汇演的形式共同学习有关法律安全的知识。

  1、(女)主持人:同学们在法制月里大家都学到哪些法律知识呢?能告诉大家吗?

  (男)主持人:没问题,我们的第一小队的小伙伴们来了,他们能告诉大家在法制月中的收获。请看他们的三句半快板表演。

  2、(女)主持人:大家说他们的表演精彩不精彩?(精彩)还要不要在来一个?(要)

  请听诗歌朗诵《法律在我心中,安全伴我成长》

  3、(男)主持人:第一小队的表演大家都看到了,他们在法制宣传月中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知道安全的重要性。

  (女)主持人:第二小队的小伙伴们也不甘心落后,看他们也为我们带来了法律知识的小品,请看他们的表演。小品《如此过马路》

  4、(男)主持人:安全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看了刚才的表演我们在过马路时一定要先看清红绿灯,然后走斑马线,遵守交通法规。第三小队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在法制宣传月中画的法制、安全的画,有请第三小队的同学展示作品。

  5、(女)主持人:请第三小队的同学介绍他们的`作品创造构思和想法,鼓掌欢迎。

  (男)主持人:每个同学都讲了他们的作品构思和想法,他们的主题都是围绕青少年要学会保护自己,要遵守交通法规。下面请听歌曲《祝你平安》

  6、(女)主持人:刚才第四小队的小队长跟我说,其他小队都表演了小品、歌曲、快板、诗歌朗诵、也展示了他们的作品画,第四小队的小伙伴们想为大家搞一个法律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动脑筋大比拼,你们敢不敢应战?(敢)有请第四小队的代表鼓掌欢迎。安全知识大比拼

  三、中队辅导员讲话

  通过刚才节目表演中有关法律知识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大比拼,同学都知道法律的重要性,也明白了青少年要学会保护自己,尤其是要遵守交通法规。人的生命是可贵的,失去了就永远也不会再来,所以要珍惜生命就要遵纪守法。愿我们共同生活在交通有序,安全而又轻松的社会大家庭里。

  四、队会的其他形式略。课后反思:

  通过本次队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有关法律法规及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并且体现到了生命的宝贵,表示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13

  一、班会主题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

  二、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班会时间

  xxx

  四、班会地点

  班级教室

  五、班会流程

  1.开场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然后主持人提问引导学生讨论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法律知识讲解(15分钟)

  邀请学校的法律辅导员或者政治老师讲解一些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规定,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界定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3.案例分析讨论(20分钟)

  展示几个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如盗窃、打架斗殴、网络犯罪等,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当事人违法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应该吸取的教训,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4.安全知识问答(15分钟)

  设置一些关于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如“在校园里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办?”“过马路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避免遭受诈骗?”让学生抢答,答对给予小奖品奖励,以活跃气氛并加深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

  5.总结发言(5分钟)

  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法律和安全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一个知法、守法、懂安全的好学生。

  六、班会延伸

  让学生在课后制作一份法律与安全知识手抄报,在班级内展示交流;组织学生观看一次法治教育电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14

  一、班会主题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

  二、班会目的

  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是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了解常见的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和注重安全的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班会时间

  xxx

  四、班会地点

  班级教室

  五、班会流程

  1.法律知识小竞赛(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法律知识小竞赛。题目可以包括法律常识、法律条文解读等,如“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未成年人犯罪是否会受到刑罚?”竞赛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获胜小组给予奖励。

  2.小品表演与分析(20分钟)

  安排学生表演几个关于法律与安全的小品,如《校园欺凌》《网络陷阱》等。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分析小品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和安全问题,讨论如何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以及遇到类似问题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3.安全隐患排查讨论(15分钟)

  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如校园设施老化、家庭电器使用不当、陌生人搭讪等,每个小组列出清单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然后全班交流分享。

  4.法律与安全宣誓(10分钟)

  全体学生起立,由主持人带领宣誓,承诺遵守法律法规,注重自身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我宣誓,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学校纪律,远离不良行为,重视安全防范,做一名合格的青少年。”

  5.班主任总结(5分钟)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法律和安全无小事,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六、班会延伸

  开展“法律与安全小卫士”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监督身边的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并及时向老师或相关部门报告;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法治宣传活动,向居民宣传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15

  一、班会主题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

  二、班会目的

  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和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确保自身安全健康成长。

  三、班会时间

  xxxx

  四、班会地点

  班级教室

  五、班会流程

  1.趣味法律故事分享(10分钟)

  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个与法律相关的趣味故事,在班会上依次分享,如“商鞅南门立木”“缇萦救父”等,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初步了解法律在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作用。

  2.法律热点案例剖析(20分钟)

  选取一些近期发生的涉及青少年的法律热点案例,如青少年吸毒、校园暴力致人重伤等,展示案例详情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法律角度探讨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性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道德和社会层面分析案例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3.安全技能培训(15分钟)

  邀请学校安保人员或警察叔叔来班级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如遇到突发暴力事件如何自卫、如何正确拨打报警电话、火灾逃生的技巧等,现场进行示范和指导,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4.法律与安全知识竞赛(10分钟)

  准备一些关于法律和安全知识的选择题、判断题,进行知识竞赛。竞赛可以采用小组竞赛或个人竞赛的形式,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或小组进行表彰,通过竞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5.班会总结与反思(5分钟)

  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回顾重点法律知识和安全技能,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做一个有责任感、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存在违法或不安全的行为,思考如何改进。

  六、班会延伸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本次班会的心得体会,深化对法律和安全知识的理解;组织学生编排法律与安全主题的文艺节目,如朗诵、歌曲、短剧等,在学校文艺活动中展示,进一步传播法律和安全知识。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16

  一、班会主题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

  二、班会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个人权益方面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安全素养。

  三、班会时间

  xxx

  四、班会地点

  班级教室

  五、班会流程

  1.法律知识脱口秀(10分钟)

  安排几位学生以脱口秀的形式介绍一些有趣的法律知识或法律现象,如“奇葩法律条文大赏”“生活中的法律冷知识”等,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表演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营造轻松愉快的班会氛围,同时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角色扮演与辩论(20分钟)

  给出几个具有争议性的法律案例,如“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未成年人偷拿家中财物是否构成犯罪?”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角色扮演和辩论。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案例中的法律关系,在辩论中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更加清晰地认识法律的判定标准和适用范围。

  3.安全知识视频学习与讨论(1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安全知识的视频,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视频播放后,组织学生讨论视频中提到的安全问题在自己身边是否存在,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重视安全防范。

  4.法律与安全知识拼图比赛(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法律与安全知识拼图,要求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拼图内容可以是法律条文、安全标识、案例图片等。通过拼图比赛,加深学生对法律和安全知识的记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班主任寄语(5分钟)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发言,强调法律是我们生活的行为准则,安全是我们成长的保障。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时刻关注自身安全,在法律的框架内健康快乐地成长。

  六、班会延伸

  开展“法律与安全知识进家庭”活动,让学生将在班会上学到的知识讲给家长听,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份家庭法律与安全手册,包括家庭常见法律问题解答、家庭安全注意事项等,促进家校共育。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17

  一、班会主题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

  二、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作用,提高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班会时间

  xxx

  四、班会地点

  班级教室

  五、班会流程

  1.法律在身边展示(10分钟)

  让学生提前收集生活中的法律证据,如发票、合同、法律文书等,在班会上进行展示和讲解,分享这些法律证据在生活中的作用,如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劳动权益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2.法律与安全知识讲座(15分钟)

  邀请法律专家或律师来班级进行法律与安全知识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常见的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风险以及校园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在法律和安全方面的疑问,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

  3.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方案制定(15分钟)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校园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楼梯扶手松动、教室电器设备老化等,制定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方案。方案包括排查的区域、内容、方法以及发现问题后的报告和处理流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法律与安全知识创意作品制作(10分钟)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法律与安全知识创意作品,如漫画、海报、短视频等,在班会上进行展示和评选。通过创意作品的制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法律和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班会总结与表彰(5分钟)

  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回顾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对在知识竞赛、创意作品制作等环节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进行表彰。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法律和安全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安全意识。

  六、班会延伸

  建立班级法律与安全知识学习小组,定期组织学习和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法律与安全知识竞赛或征文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推动学生在法律与安全知识学习方面不断进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ikzyw.cn/fanwen/jiaoan/13106.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法律在我身边安全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