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读《教育常识》有感

专题读后感 时间:2024-05-20 13:29:03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投稿

读《教育常识》有感(通用10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教育常识》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教育常识》有感1

  这个寒假我拜读了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一书,感触良多!

  作者在序中这样说:“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阅读中我始终在反思自己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遭遇的怕与爱,品悟作者哲思的同时不断自我省思。

  全书七个部分七个主题,依次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七个专题。该书语言具有散文的风格,每章分为数节,每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作者或从一个日常用语的释义开始,或从一个日常故事的讲述入手,娓娓道来,引领我们进入他要描绘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他似乎又是一个隐者,需要思考的依旧是我们,是我们用自己的生活注释他的文字,而不是他的文字注释我们的生活。该书所讨论的,多是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显得生硬,反而因为散文化的语言,使它在严肃中透着轻灵。

  仔细观察该书,可以发现它的编排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各章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一个从大到小、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依照这种逻辑,作者从人性的高度谈起,把教育内容、学生、教师、教学放到教育过程中去一一考量,最终认定教育的理想是“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如果把作者的哲学假设,即关于“人性常识”的探讨,归纳为几句简单的话,那就是: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人,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生长节律的人,是一个尚须依靠教师的帮助来用一生去自我完成的人;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是一个人,是一个要在师生共同的成长中追寻自己幸福的人。

  当然,如果想在这本书中找到教育常识的标准答案,那么你会失望。因为该书讨论的常识是作者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恰如“序言”中所表达的:“说到底,本书所讲的教育常识,首先是我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可能只是其中极少且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甚至有些是他人眼中的谬论。我要努力做到讲出我思考过、体验过因而确信过的教育常识,是在和已有常识的对话中?自己讲?和?讲自己?。”的确,这样的“常识”里带有浓厚的个人气息,但正是这种经过个人经历、体悟、思考、提炼、验证的常识,才显得真实,才富有人情味。并且作者的`指向也不在于提供一个标准的答案,在复杂的教育生活中也不可能提供这样的答案,作者所能做的只能是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如果你想在这本书中找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那么你也会失望。该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也许这是个缺陷,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因为现在的人类还没有认清自己,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这样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法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案。该书提供的是能够激发教育智慧的智慧,在这种智慧的引领下,广大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做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在教育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在路上”,在不断思索的路上,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我认为,该书所能做的和所要做的是,引起我们对教育常识的思索,从而让这样的思索引领我们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

  该书用轻松的方式阐述严肃的话题,它是一本引发我们对教育常识乃至生活常识反思的书,是一本立意深远却可以轻松读懂的书,是一本读起来“有情、有趣、有味”的书。在我看来,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是能够用平实、清晰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涵义,最重要的是能够唤醒我们的思考。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教育研究者,如果你想加深对教育常识的理解,如果你想唤醒自己对教育常识的思考,那么不妨来读读这本《教育常识》吧。

  读《教育常识》有感2

  读过李政涛的《教育常识》,全书七个部分七个主题,依次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其中的部分观点与科学教学不谋而合。如何将教育常识内化为自己的学科教学,我做以下整合。

  一、教育即转化

  “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文前提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在教师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知识和道理,在学生那里却是一片复杂的混沌。这与简单、浮光掠影式的备课有直接关系。备课备什么?我们是否在课堂上使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获取知识的活动”了呢?是否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嫁接点和新知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十分明确的理解、感觉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并且激发其探究的热情?简而言之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方法问题。“交集点”找得准是把握教材的能力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个“交集点”是方法论问题。

  把握好了这一点,自然在讲与不讲之间可以游刃有余,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且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环节也才成为可能。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根本:教育即转化,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促进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去接近新知。

  二、教育不是雕刻,而唤醒

  “为雕刻而教育”,意味着学生的灵魂只是等待教师雕刻的石头,教师拿刀按照心中早已构想好的模样,随心所欲地砍削删减,学生能做的只是被动承受,偶尔因疼痛不适而抱怨哭喊几声,也很快被教师的呵斥和刀削之声所淹没。“为唤醒而教育”,将学生的灵魂视为等候被唤醒的种子,教育的方式不是直接把种子从土壤中拔出来,而是为它创造条件,所以教育应该是农业而非工业,教育要遵循人成长的规律。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有大量的科学概念,这些概念互相链接,形成了科学的基本框架。要掌握好这个框架,最基础的是要掌握科学概念。但学生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就形成了一种概念,这种概念来源已久,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朴素概念,其中有些完全与科学概念相悖,这就是前概念。在科学概念的学习中,学生的前概念对建构新的科学概念的'有很大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采取头脑中的前概念解释从而阻止科学概念的接受。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如果能了解学生原有的科学前概念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对前概念的教学我们常存在以下误区:

  1、对学生的“前概念”熟视无睹,甚至忽略。这样的结果是老师所讲的“科学概念”会被学生们先入为主的“前概念”抵销掉一大半。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若不事先纠正学生“运动需要力”的错误概念,则会对整个教学造成很大干扰。

  2、对学生的“前概念”不引导不启发,而是“压下去”的办法,给予否定。如很多学生在学前会认为月相变化的原因是照亮月球的阳光被地球遮住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启发引导来明确学生的认识,加深理解。

  3、对“前概念”的教学干预表现出“无能为力”。这种做法势必导致让学生带着他的“前概念”牵着老师的鼻子走,其教学效果不佳。

  其实学生头脑中的不少前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建构与掌握,这样的前概念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资源。我们应把这种“资源”作为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中生长出科学概念。所以调查学生的前概念显得特别重要。

  三、教育即“生命、实践”

  书中提到,什么是教育者存在的使命和不可代替的价值?无非是与“生长”和“成长”有关,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成长,促进人的生命生长的事业。教育实践的重要功能就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而服务。教育的力量就是促进人的生命生长的力量。教育就是“让生长”。杜威说,教育目的不能从外面寻找,而是回到人的生命内部去挖掘,回到生长本身。教育的眼光关注一切与生命生长有关的东西。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应该从知识中挖掘生命成长的内容,渗透知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挖掘。如在浮力知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悟不管上浮的物体还是下沉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水有一种“品质”,对浸入它所有的物体不管能否使物体上浮总是不会放弃,坚持着,托住。在溶解性影响因素教学中可以渗透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思想。在熔化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从量变到质变的思想,晶体要达到熔点才开始熔化,之前的吸热都用来准备,蓄积,即量的积累引起质变。在植物与土壤的教学中让学生领悟“给与”与“索取”,土壤给予植物水和无机盐,植物为土壤积累有机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的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不经历磨难的岩石是成不了肥沃的土壤的。土壤虽被我们踩在脚下,但那里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书中说到有耐心的教育,才会从容,教育者的从容不仅意味着从容接受,即带着一种宁静的心态坦然接受教育过程和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悲与痛。从科学教学中,生命的起源、发展、衰老、死亡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自然界碳-氧循环、水循环、生物的世代交替等均不谋而合。个人生命成长的过程是短暂的,应该努力体验其中的精彩。书中说教育应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天地人事,说的是教育内容,教给学生有天地万物的真理和知识,人间之事背后的规范和道理。育生命自觉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培育有生命自觉地人就是一种教育的理想和标杆,有生命自觉的人应具备三大特征:一是明自我即对自我的生命自觉;二是明他人即对他人生命自觉;明环境即对环境的生命自觉。科学教学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此外,本书中还提到的并非所有的教育行为都是一种表演,但是教育行为普遍具有表演性。所谓“教师为中心”“一言堂”“灌输式教学”共同之处都在于教师垄断了表演的权力,占据了绝大多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必须把表演权还给学生,让更多学生有表演的机会。即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合作。

  读《教育常识》有感3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教育常识,而我缺不爱学习,并不清楚教育常识的内容,猜想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而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就在暑期阅读任务的要求下,我初步接触了这本书,怀着反思教育常识的迫切心理,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就像作者说的:“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

  全书七个部分七个主题,依次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七个专题。从各章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其内容也是把高深的理论化为实践的细节,是一本高效课堂的实践手册,更多的是操作的指导,而不是空泛的理论的。

  这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指导书,是我们年轻教师修练基本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指导用书,如果说一位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提高,找到可行的策略,或者一位教师要实现从一般转变为优秀教师的.蜕变,《教育常识》最适合不过了,只要有心,我们总能从作者的视角和思想中捕捉到与自己教育教学现状和观念聚焦的部分,从而激起新的认识、思考、灵感或者发现。让我们去进一步印证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于教育理念。

  这本书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领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对常识的遵循和坚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和道德底线。

  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给也我留下深刻印象: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的本质如此,管理的本质亦如此。管理有的时候需要规范,有的时候需要雕刻,但管理是发挥人的潜质的事业,人的潜质到底如何连人自己都不清楚,一旦被唤醒将是不可估量的力。

  读了这本书,深切感受到李教授的每一个观点都是高度概括了教育的本质,从深层挖掘分析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对阐述的每一点都有深刻的体会。于是我试着“让我们的数学课慢下来”。给孩子足够的思考交流的时间,把说的机会让给孩子们,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久而久之孩子们树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增强了对数学课的极大的乐趣。可见,课堂需要停顿的地方很多,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停顿和等待。

  对我们而言,教育常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发现和学习,更需要应用和创生,唯有如此,教育常识才会扎根于内心之中,变成自我存在的根基。

  读《教育常识》有感4

  本学期学校给我们每位老师发了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常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普通知识。何为“教育常识”呢?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说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被它所吸引,但是翻开书本一页一页地看下来,越看越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教育内容常识:创造性选择、解读和生活化”这一章。下面来谈谈本章中的各个小节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首先,“教育内容要生活化”。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现在看来,当年那些丰富厚重的‘教育内容’,还沉淀在心里的着实不多了。果然如怀特海和爱因斯坦所言,忘记了课堂上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这一点对与我们的聋孩子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聋孩子由于听力的损失他们失去了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听觉”,所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都较正常孩子要差,对于他们来说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如何让他们能够通过老师的教育掌握与正常人沟通的方法以及将来毕业之后能够有一门技术可以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如果教学内容偏离生活,首先他们接受起来就会很困难,就算是当时接受了,但是过不了过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的。

  本节中还举了沈从文读书的例子。“沈从文只念过小学。但他‘所受的教育’没有停止在小学,教育场所从学校延伸到广阔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就是一本“无字之书”,它比起书本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宽阔无边。离开了现实生活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要从几个方面来做,第一,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内容要来源于生活,要教育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对于聋校的学生来说,经常发生的事情就是老师刚教完不久学生就忘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学生没能把所学的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住校生,就算放假回家与正常人的交流或者说与家长的交流也是很有限的。家长通常都是用简单的手势比划着与孩子交流,没能把老师教的内容,例如句式、词语等运用起来。所以由此就有了第二个方面。第二,家庭方面。家长要能经常关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把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也能运用到孩子的家庭生活中来。与孩子交流的时候要把孩子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例如前面说到的句式、词语等,有了运用孩子才会学的有意思,才会体现出所学知识的价值来。

  其次,“活化教育内容的方式是运用”。这一节中提到“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只有那些能够促进儿童健康、主动生长的科学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我们现在都在说聋校的那一套教材太老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了,所以大家都在提倡运用普校的教材,有些班级也已经在使用普校教材。但是在运用普校教材的`时候,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教材和教育模式,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它是针对健听的孩子的,是不是完全符合我们的聋孩子呢?我们要怎么样对教材进行选择,进行什么样的处理呢?我们还是要根据我们学生自己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设计适合练习,把“能够转化到学生那里去”,为学生所用,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内容选过来进行教学的。

  另外本节中的“一个学生捉了一只麻雀”这个例子也给我很深的启发,丛植个例子说明,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走进学生的生活,多与学生交流,随时随地都要抓住教育的机会,在无形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并把知识运用起来,这样的知识才是有用的,学生掌握得最牢固的。本例子中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师。

  本书中的许多观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作者所期待,我们会在书中与作者结缘、与常识结伴,感受着与作者心灵共振的美妙声响,开启我们根植教育常识的、崭新的教育生活。

  读《教育常识》有感5

  今天中午在办公室休息,我闲下心来,拿起《教育常识》本书,慢慢地翻开,读一读,让我感慨良多。

  我时常思考:究竟自己做一名什么样子的教师?从电视看到关于教育的正面或是负面的新闻,让我常常思索:什么才是爱,怎样对学生的爱呢?

  联想到我,作为一名聋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没有成熟的经验,也没有高超的教学技巧,不懂怎样教育学生怎样爱学生。幸好学校发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教我怎样爱学生,才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怎样教书育人,怎样爱学生。

  陶行知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陶行知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促进。

  在手工课时,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坏脾气、不守纪律、不喜欢手工让我头痛的聋生,敢顶撞我,我一时心急,让聋生快走,永远别来上课。然而我却发现那名聋生默默坐在角落里哭泣,我心痛了,走过去安抚聋生的情绪。没想到她却来手工室找我,我感到惊讶,她问我能给她一个机会好不好?我答应她,今后你不能像上次一样。我用心去教她怎样刺绣,现在她能完成出色的作品。

  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如此相互的心灵对话,竟足以改变她。这难道不值得我深思吗?"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自身的情感魅力,是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的,只有我们深深地懂得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评价,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我们才会善于把握各种契机,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益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赞赏的信息、期待的信息……这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只有在理性之爱的意义上,教师才可能做到“热爱每一个学生。

  如此理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依旧可能会流于空洞。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应该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作为教育者的我,尤其要对孩子心理要有入木三分的洞察和理解,让我们拥有如作者一样的一颗孩子般纯真的爱心,将爱传递给亲爱的孩子们。我们要把这笔财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相信有了爱的滋养,他们一定会茁壮成长!

  读《教育常识》有感6

  何为教育常识?在李政涛教授著的《教育常识》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遵循的。读了《教育常识》这本书,让我感触颇多,它让我认识到了教育常识对教育者,对学生的重要性。而以下几点令我感触最深。

  第一: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在书中李教授引用了苏格拉底的故事:石雕是刻出来的,可苏格拉底的父亲却用了“唤醒”一词赋予了石雕灵魂。同样,教师所从事的工作,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所应做的和能做的,就是激活早已潜藏于灵魂中的能力,把他们变成生命生长和创造的力量。学生不是等待老师雕刻的石头,他们是一颗颗沉睡的种子,教师所需做的只是把他们唤醒,而不是拿着刻刀把他们刻成自己所希望的模样。

  第二:读透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罗杰斯曾经说过: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如何将一名学前儿童转变为一名学生,进而将其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这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得出的观点。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我们要考虑的.是“儿童自身有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可以有助于他们变成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读透学生,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而且是具体的学生。读懂了学生的实际状态,教育教学就有了前行的基础。

  第三:把课堂还给学生。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互动生成的过程,这就说明课堂不仅仅要有教,更要有学。要让课堂回归本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时间、空间、权利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的学习。当时间、空间、权利都还给学生的时候,课堂就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它放出学生问题的同时,也放出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创造和学生的差异,归根到底,放出的是课堂的生命活力。

  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一直在探索,寻求一种适合自己教的方式、适合学生学的方式。对我们而言,教育常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发现和学习,也需要实践与应用。让教育常识重新成为教育的底线。

  读《教育常识》有感7

  最近在读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里面有太多的经典让我学习,对于其中一篇《好课是实实在在的课》印象特别深刻。

  扎实的课,就是有意义的课。作为老师已经听了无数的课,经常听到大家讨论什么样的课时一节好课,特别是当下在新课标的形势下,一节好课的有太多的评价标准。叶澜教授提出一节课要“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实际上就是要求一节课要真,对于我们一线老师的要求是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把每一节课上的都有意义,学生上不上这节课区别很大。

  平实的课,就是常态下的课。常态下的美术课我觉得是有一个符合教学内容的课件,几张贴近学生的范画,生动和谐的师生互动,丰富多样的学生作品。教师在上课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知识生成,基本技能的掌握。在教师的良好引导下进行新课的创作,教师在学生创作时有针对的指导,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课的内容。

  充实的'课,就是有效率的课。这句话对于我们美术老师感受颇深,班级多就要求每一节课都要有效率,我们不可能有多余的时间来补差,所以一节课要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进步,这就需要效率。我们上的课有效率,学生在我们的课上就能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创作,才能整体提高学科质量。

  这个章节我反复地读了十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老师真正的战场不是在课后补差,而是在课上。多想一想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每时每刻想着如何让学生学得好,是作为师者最大的责任。

  读《教育常识》有感8

  老实说《教育常识》这本书我看了N遍,但由于它不是一本小说,有故事情节。容易记住它的内涵。所以我看了又看,还是难于下笔写下自己的感受。看完一遍只能记住一些零碎的东西凑不成篇。

  今天我决定看完一节就写一节。《教育常识》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工作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主任李政涛先生写的。作者一大堆的头衔加上作者的心声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籍。此书是写给天下所有教育者的。作者认为教师要做好教育之事,需要懂得教育的道理和知识。也就是“教育常识”。“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无论教育之人还是教育之事,都要从懂得“最基本且简单的知识和道理”开始。所谓的“简单”就是表达方式清晰和精炼,运用方便具有可操作性。

  所谓的“基本”就是基础、本源或根本之意。作者认为“教育常识”理应是所有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的本源,无论是教育的思想,教育的技术、技巧和方法,还是教育智慧,都是源发于“常识”这一“根本”并从中流淌出来的.。我们判断一位教师及其教育活动是否有根基,是看其灵魂深处具有多少“教育常识”的基础,更要看他得每一个教育行为细节中展示了怎样的“教育常识”。

  钱理群先生曾言:“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难的症结在于我们对常识缺乏了解,更缺乏敬畏。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知道很多,但实际情形却是“我不知道"。教育中最可怕的缺失,是”对常识的敬畏“的缺失。当代中国各种教育改革给中国带来的首要改变就是让教育回到常识,把以往对教育常识的违背变成对常识的遵守,让教育常识重新成为教育底线,成为教育生活的基础。

  诸多新理念或新观念都是常识意义上的观念,是对长期被遗忘的教育常识的重新唤醒。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考并创新常识成为我们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所以能够永恒,是因为它能以自己的方式,揭开人类共同和永恒的存在谜底和生存难题,教育以不容替代的方式触及到了这个难题的内核:生命生长的难题。

  人的存在之谜,是在自身的生长和发展中逐渐得以展现并得揭示的如果人生是一幅画卷,画卷徐徐展开的过程,就是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教育就是这幅生命画卷的书写者、描绘者和解释者。教育需要像意守丹田一样意守人世重大的精神难点,像打开天门一样打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发展和灵魂救赎之旅。

  人生的密码就是教育的密码,它们相互构成,彼此揭示。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对人的认识远未穷尽,对人的理解和认识,是教育常识得以产生的根源。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也就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看来,”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不符合或者无视人的天性的教育常识,是没有根基的教育常识。要获得合理的教育常识,前提是知晓有关人的常识。不懂人,就不懂得教育。作为哲理散文家的周国平先生说的得很中肯:”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碎和平庸“。对教育最透彻的理解,往往浸润着对人生最通透的感悟。

  教育透,则人生透。人生不透,教育也难免隔靴搔痒。我们不妨把教育的过程,变成体悟生命的过程。教育就是对人的存在之谜和成长之谜的勘探。自古流传至今的常识说: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因为河流中蕴涵的时间之流和空间之流永远在变化,正式这样的永恒之变,使人生充满了变数,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变出了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有其命定的独特,一旦诞生,就是这个宇宙的独一无二,不管他多么聪明或愚钝,多么伟大或卑微,多么幸福或悲惨,都是不可替代的宇宙存在,因此对老师来说,应该去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他们的独特,爱每个孩子。爱的方式就是不知疲倦地发现、珍视,并通过教育的方式成全或造就他们的独一无二。就像卢梭说的那样:“把握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读《教育常识》有感9

  “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而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领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对常识的遵循和坚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和道德底线。

  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使我想到这样一个故事:当有人问罗丹是怎样从粗陋的岩石中雕刻出的世界上著名的雕塑“巴尔扎克”时,罗丹说,他一直在岩石中,我不是从岩石中雕刻而是把他从岩石中唤醒了。教育的本质如此,管理的本质亦如此。管理有的时候需要规范,有的时候需要雕刻,但管理是发挥人的潜质的事业,人的潜质到底如何连人自己都不清楚,一旦被唤醒将是不可估量的力量。因此,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信任、理解与尊重,管理在于发现,在于倾听,更在于唤醒。在学校这样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人是主体,我们每天看到的只是人的行动,每个人都似乎在静静地走着,安分地工作着,实际上每个人都头脑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工作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利益追求更是不同,也许我们雕刻出的规则能够管得住行为。

  唤醒的过程就是如此,不是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我知道我应该主动去做什么,只有这样做就能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自己的潜力、体验到生命的活力与无限种的发展可能。

  我们需要给学生一定的规矩,但是我们更应给学生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去体验学习中的成功,这种成功感,成就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树立信心,发现自我价值,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似淡雅的香茗,胜陈年的烈酒,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无论是“作为人文学的教育学”,“教育即解放“,还是“真诚的言说”,均在一个个看似轻松的话题中高扬着对人的终极关怀。它像一盏明灯,为我的教育导航。

  书中每一篇文章都给我启发,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育就是服务!这短短六个字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学生服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当我们站在三尺讲台上,传业授道解惑之时,是否洞察到了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教育并不单单只是知识的传递,人的知、情、意、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以自身的真实展现来感染身边的学生。简单地说,你要学生有爱,教师先得爱学生;你要学生有容人之量,教师先得对学生宽容;你让学生懂得帮助他人,教师就得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当孩子从你的身上感受到温暖、真诚、仁慈、宽容的时候,他的心中也开始对人性的光明有所了解和感悟,俗话说:“近朱者赤”,应该也适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吧。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教育思考的深刻性,从他的言论中透露着对教育的人性化追求。是的,我们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但我们又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这一点。知识的灌输往往过重地成了主角,而缺少了对孩子个性的培养。正如书中序中写到的“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知识和本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尽力去挖掘学生身上“真、善、美”的本质。

  读《教育常识》有感10

  今天,我有幸读到《教育常识》这本书,觉得很幸运,从中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接触理论的东西本就不多,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一次震撼!

  该书语言具有散文的风格,每章分为数节,每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作者或从一个日常用语的释义开始,或从一个日常故事的讲述入手,娓娓道来,引领我们进入他要描绘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他似乎又是一个隐者,需要思考的依旧是我们,是我们用自己的生活注释他的文字,而不是他的文字注释我们的生活。该书所讨论的,多是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显得生硬,反而因为散文化的语言,使它在严肃中透着轻灵。

  我对其中的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作深有感触。我的女儿今年上七年级了,每天面无表情去上学,和小学时天壤之别,小学每天开开心心去学校,一回家就兴高采烈的给我讲学校的趣事。小学还没有升学的压力。可是,自从上了七年级,发现没有以前快乐了,而我也不觉得轻松了。每天回家就是作业多,学习累,而每次考试的分数也触动着我的敏感神经,考好,心情好,考不好,心情差,还急得到处报辅导班,我也不想这样,但是如果不督促她,不严厉的要求她,那升学的压力如何扛得住?

  所以,我觉得学习真的是很劳苦的事,这其实就是一个修炼自身的过程。他们必须风雨兼程,每日奔赴课堂,那是他们的校园,也是他们的战场,他们未来能否在人世间立足,就看在这个战场上能够储备多少生命能量,收获多少信心和技能。他们需要投入时间,付出巨大精力,像农民一样踏实耕种,书本就是他们需要精耕细作的土地;像工人一样与机器为伴,各种作业、习题和试卷就是他们需要日夜操练的机器。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忍受身体不适和心灵煎熬。学习过程中的身体之苦,莫过于中国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今天这一情形很少见,但艰苦程度并没有实质变化,只不过受苦形式改变了而已。除了克服身体的痛苦之外,还有绵绵不断的心灵煎熬。他们必须忍受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失败、挫折,没有人在学习中总是一往无前。还有,教师的批评、偏见、冷眼,家长的焦虑,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都构成了内心煎熬。

  但是,学习也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过程,对父母的责任,对教师的责任,更是对自己生命的责任。放弃学习,就是放弃对自我生命生长的责任。要热爱学习,不只是热爱那种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学习,还要热爱那些给我们带来不适和痛苦的学习。只有体验到学习艰辛,习惯于把学习当成劳作,同时又善于“苦中作乐”的学生,才可能适应未来人生挑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ikzyw.cn/duhougan/zhuanti/6942.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读《教育常识》有感

手机扫码分享

Top